巴勒斯坦

以色列3拉宾广场


清晨顶着潇潇细雨,从地中海东部城市内坦亚,前往凯撒利亚国家公园。

公元前22年,在近20公里的海岸线上,北部被腓尼基人占据,南部雅法是菲力斯人,弱势的犹太人没有其他入海口。希律王为加强与罗马的联系,只能在天然条件欠佳的情况下,用12年时间建造码头。并以罗马凯撒皇帝的名字命名,表示忠诚。

公园一边是希律王时期的遗址。年发掘彼拉多海滨宫殿遗址石碑,这是以色列境内,至今发现 有彼拉多名字的石碑,上面写有:本丢·彼拉多是罗马帝国犹太行省总督。确认了彼拉多的存在,印证了《新约》对耶稣审判的史实。景区的石碑是复刻品,实物存放在以色列国家博物馆的考古展厅。彼拉多后因屠杀撒马利亚人,被流放至高卢。公元41年在维也纳自焚。

《新约》里有关凯撒利亚的记载:彼得被请到凯撒利亚,使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受圣灵的洗。这是 个外邦人,成为基督徒的地方,因而众多信仰者慕名而来。

公元58—60年,保罗从迫害基督徒的急先锋,转为信仰耶稣。犹太公会在圣殿里抓住他,押往凯撒利亚希律的衙门候审。保罗坚持要凯撒皇帝审断,押往意大利途中,囚船遭遇风浪,保罗出谋划策化险为夷。之后蒙恩获得自由,留在罗马传教。

罗马剧场的看台,经过了重新整修,腐蚀严重的深色石头是原石。半圆的环形剧场,起到了很好的回音效果。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信仰众神,经常组织神话的剧作表演。现在也常常举办音乐会等活动,当天有学生的毕业典礼。

据历史学家考证:公元66年反抗罗马征服者的犹太人大起义,率先从凯撒利亚发起,但遭到罗马*队的镇压。公元70年罗马*攻陷耶路撒冷,烧毁第二圣殿,犹太人被卖为奴。其中人,在罗马剧场以角斗的形式被处死。

跑马场,马群铁艺雕塑后,是拴马的栅栏。可以想见当栅栏打开的刹那,一匹匹烈马冲出马圈狂奔,左侧看台上的观众兴致高涨,狂呼鼎沸。

长长的土路上,有基石的地方,原是房屋。有人在那里举旗指挥,马随之转弯,跑上几圈。如今静寂的土路,似乎把往昔的激烈与喧嚣,都深深埋在了地下土层中。

粮仓洞穴,前面铺马赛克的房间,是管理粮仓的办公室。官员住的房间里,有桑拿浴室。

公共厕所,石坑下方是海水。上完厕所,拿卷布的木棒,蘸面前小凹槽里的干净水,清洗。

公园里的石柱、花岗岩、石灰岩,均来自希腊、埃及,小亚细亚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公园的挖掘还在不断进行中,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多的惊喜。蓄水池

园区另一边,北面城墙的区域,建于年十字*时期,年城墙重新进行了加固。餐厅的位置,就是当年的码头,十字*把码头填平延伸,建造波浪堤。

次十字*东征时,占领了这个地方。13世纪中叶第七次东征,修建了大门附近的城墙。城墙上有弓箭射击口,敌人进攻时可以浇油防御。

因为缺水,护城的是浅且宽达十几米的旱沟,而非深且窄的护城河。现在城墙边是下雨的积水。

公元年到年,修建图中*线部分的围墙。

白色石堆里,有拴船的柱子。后又发现了先人的祭拜物,推断出行之前要进行祷告。

美杜莎头像的犹太人石棺,属于罗马时期。公元前一、二世纪犹太人的会堂,大门上方也有美杜莎头像。后来会堂里禁止任何画像。

双层城门中间是哥特式的穹顶,门前露天,便于向外扔石头。这是年—年,约年间的典型建筑,凸显了建造师的智慧。

路过拉宾电厂,这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混合燃料的电厂,4个浓烟滚滚的烟囱,被环保人士数次抗议污染海滩。其他地方是核电厂。

基布兹是“聚集”的意思, 个基布兹农场,出现于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许多犹太人在土地*策开放时,买地给移民居住。

东欧来的人大部分是农民,他们势单力薄,为了更好地生活,以这种共产的方式聚集在一起。

男人统一下田干活,女人在农场里做饭、洗衣、照顾孩子,分工明确以提高效率。

更重要的是:当地的阿拉伯人排斥犹太人,常常来骚扰,这种聚集的方式利于抵抗。他们建立哨卡,晚上有两个人值守。这就是基布兹早期的雏形。

年英国人接管北部拿撒勒山谷的肥沃土地,犹太人既要向英国交地税,也要向阿拉伯人交保护费。

安沙麦尔集体农场的旧食堂,在30年前改造为基布兹历史博物馆,介绍了年从波兰来的青年男女,他们信仰犹太教,受到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资助,在这里描摹着未来社会的蓝图。

博物馆小厅放映的幻灯片,讲述了一个青年来到后的生活。在这里他们躲避了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

他们在农场结婚,孩子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共同受教育,父母定期去看望。

农场讲解的女士,就是在靠近黎巴嫩的以色列基布兹幼儿园里长大。处于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或许是 的方式。路过幼儿园,看到爬在窗口向外张望的孩子,转眼就不见了,可能被老师叫了回去。

在以色列历次的中东战争中,基布兹都显示出集体的高度凝聚力。和平时期到来后,基布兹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

因为共同劳动,没有工资,年轻人和能力强的人,想到外面去有更多的获得。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根据不同工作评定薪资,不再是共产的性质了。现在80%的基布兹已经私有化,但大部分的住房,还是公有制,免费分配。子女成年离开家后,要交出多余住房,重新分配。

中午在公共食堂用餐,因为旧食堂面积比较小,40年前新建的食堂,可以容纳人,也是聚会等公共活动的场所。

原来是免费的大锅饭,现在自费,而且只提供午餐。食堂半自助式,先在肉、鱼、素食中选一样主菜,其它饭菜可自主选取一次。

吃完的盘子拿到收集室,有人清理。

饭后乘拖拉机在农场里参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仅靠农业无以为继,各农场纷纷开发副业,有些甚至涉及到高科技产业。这座农场从十几年前开始转型,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农场内有两大一小,3个橡胶塑料厂。

牛场里有头奶牛,每天全自动挤三次奶。奶牛耳朵或脖子上有芯片,电脑可以追溯到牛奶出自哪只奶牛。以色列奶牛出奶率全世界 ,一头奶牛每天产30—40升奶。中国收购了以色列特奴瓦牛奶厂。

园里种植着小麦,远处山上栽有鳄梨??。园区空地将建造住房。现在以色列有个基布兹农场,产值占全国农业的75%,工业的9%,但大部分已经私有化。

位于提比利亚的胡拉湿地国家公园,4万平方公里,曾被改为农田。后为改善生态环境,农田缩减到只占一小部分。

恢复后的湿地,从欧洲、非洲迁徙过来的候鸟,大的种类就有多,总数有9亿多只。

胡拉谷底适宜的气候,有包括珍贵的*芷琪、白水百合等,多种的水生植物,吸引来珍奇的各种鸟类。

野外濒临消失的物种,白尾鹰等候鸟每年也如约而至。这里已成为鸟儿们的度假圣地。

乘坐仿耶稣传教时期的海上商船,泛舟于加利利湖上。加利利湖的地图像大卫王的竖琴,黑莓山溶化的雪水,像音符注入到这个以色列 的淡水资源湖。

加利利湖东西长13公里,南北21公里,最深处50米。海拔负米,属世界第二低的湖泊, 的淡水湖。因为缺水,以色列60%的淡水,都靠12月到3月雨季的天然降水。

因此对水严格管控,国家规定:在自家院子挖坑,收集雨水违法。每一滴水都属于国家。湖对岸的戈兰高地

加利利湖边大量肥沃的农田,是基布兹的农场。椰枣树蒙着网,地中海气候早晚温差大,网促进朝露形成水滴,减少灌溉。白天也避免骄阳晒干叶子。

椰枣园平时不需要管理,隔段时间有两个人过来看一下,有没有病虫害,每年10月开车采收椰枣。

湖对岸是戈兰高地。酒店外戈兰高地的晨光

戈兰高地由火山喷发而成,火山泥也构成了周边大量肥沃的农田。高地东西长43公里,南北71公里,面积平方公里。

从这里到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直通公路,只有60公里。面积不大的山顶上壕沟、掩体遍布。遇到戈兰高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兵,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了解历史。

站在高地上眺望,向山方向延伸的公路,是联合国的巡逻线。从周边树木较少的湖开始的远方,就是叙利亚控制区。

山丘下一马平川,叙利亚的首都尽收眼底。这里有时会收到叙利亚大使馆的安全提醒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5371.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