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78567.html重大消息!!!1!
鼠疫卷土重来,有人被确诊为鼠疫!!!
一听到鼠疫这个词,很多人还是会“谈鼠色变”!
我养了仓鼠怎么办,它会不会传染我呀!
我前一段时间刚刚去过内蒙的大草原策马奔腾,好像离那个什么巴彦淖尔不远,我会不会感染了!?
鼠疫,到底是个啥玩意疾病?
莫着急——小编这就为你们解答~
什么疾病是人类彻底消灭的?恐怕没有。
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尤其是鼠疫——这些直觉上早就被扫进垃圾堆的疾病,仍然盘桓在世界的某些角落,准备重登历史舞台。
鼠疫防控要知道
Part1:鼠疫概况
一、鼠疫是什么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也称“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不仅某些动物能得鼠疫,人也能得鼠疫,彼此之间还可以相互传染。鼠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人群普遍易感。有“黑死病”之称,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目前,中国仍存在六大鼠疫相对高发的地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云南、甘肃,这与我国旱獭分布范围几乎吻合。在中国有四种旱獭分布:喜马拉雅旱獭、蒙古旱獭,灰旱獭与长尾旱獭。
其中蒙古旱獭被IUCN评定为濒危物种.因此捕猎旱獭,不仅有极高的染病风险,还有可能威胁濒危野生动物种群。
蒙古旱獭
二、世界历史上的三次大流行在世界历史上,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亿计。 次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鼠疫自然疫源地,地中海附近,涉及地中海国家、北非埃及、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流行持续约半个世纪,死亡约1亿人。流行极期每天死亡达-人。此次鼠疫流行在医学史册中也称为汝斯丁瘟疫。第二次大流行:发生在14世纪(-)。始于克里米亚半岛、乌卡法,经君士坦丁堡传至希腊和意大利。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年,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万人,占当时人口的1/4(其中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人口的半数),东方国家死亡约万人。本次大流行医学史上也称作“黑死病”。第三次大流行:发生在19世纪末(年)。起源于中国云南的家鼠鼠疫,在云南长时间反复流行经思茅、广西百色等地传入北海等雷州半岛沿海城镇,相继传到广州和香港,后经香港传播到世界各地。流行持续约半个多世纪,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疫区几乎遍及了世界各大沿海港口城市及附近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此次流行特点是传播蔓延速度快。但由于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使流行的控制较前两次迅速而彻底。本次鼠疫流行使人类 次从鼠疫病人及染疫家鼠尸体中发现了鼠疫菌,使人类与鼠疫的斗争进入了科学阶段。Part2:分类和临床表现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员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机会高于一般人群。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等,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眼鼠疫等型比较少见。各型鼠疫均有的全身表现有: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骤升至39-41℃,呈稽留热(体温上升后即恒定维持在39℃-40℃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喷射性)、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妄等。一、腺鼠疫——最为常见1.潜伏期:2-5天(最长可达9-12天)2.发病机制:鼠疫杆菌经皮肤侵入后,迅速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
家猫(美国)腺鼠疫
3.临床(全身+淋巴结)表现为:(1)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点。(2)好发部位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颈部及颌下淋巴结,多为单侧。(3)于发热的同时出现。(4)淋巴结明显触痛而坚硬。(5)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显著水肿,可有充血和出血。(6)因剧烈疼痛,患者呈强迫体位(被动的某种姿势)。
二、肺鼠疫——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一)原发性肺鼠疫1.潜伏期:数小时-3天。2.发病机制:由呼吸道排出的鼠疫杆菌经飞沫传染他人体内,肺部病变以充血、水肿、出血为主。3.临床(全身+肺部)表现为:(1)起病急骤,寒战高热。(2)在起病24-36小时内可发生剧烈胸痛、咳嗽。(3)呼吸急促并呼吸困难。(4)肺部其他体征(略)。(二)继发性肺鼠疫继发性肺鼠疫是在腺鼠疫或败血症型鼠疫症状基础上,病情突然加剧,出现原发性肺鼠疫呼吸系统表现。三、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死率极高也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鼠疫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皮肤广泛出血、瘀斑、发绀、坏死,因此死后尸体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各型鼠疫均可转变为败血症型鼠疫。Part3: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
(一)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对10天内到过鼠疫流行区(含自然疫源地),有与可疑鼠疫动物或患者接触史,起病急骤,病情迅速恶化的高热患者,且具有一下临床表现之一者,可作出鼠疫的疑似诊断。1.淋巴结肿胀,剧痛并出现强迫体位。2.出现重度*血症、休克综合征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3.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咳痰带血或咯血。4.重症结膜炎伴有严重上下眼睑水肿。5.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6.其他。(二)确定诊断——疑似诊断+实验室病原学诊断(三)对高风险人员主要排查以下内容1.居住地、职业,家中宠物(对农牧民更有意义);2.野外活动史(居住地是否在草原、近日是否有到草原的经历);3.高危动物接触史(是否接触过不明原因的死鼠等,是否接触过鼠、獭、兔等野生动物,是否存在过剥食行为);4.近期是否被跳蚤等昆虫叮咬;5.是否接触过高热、有肺部症状的患者或原因不明急性死亡的病人;6.目前身体不适症状如何;7.是否为聚集性发病,是否导致他人发病。
二、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药物。
1.病原治疗:链霉素( 治疗药物)。2.一般治疗:消*隔离,营养为主,放松心情。3.对症治疗:降体温、镇静、抗休克等。Part4:传染和预防一、传染(一)鼠疫的传染源
主要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蒙古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达乌尔*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等。
(二)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二、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1.开展草原鼠间鼠疫的主动监测;2.开展保护性灭鼠灭蚤和爱国卫生运动;3.做好病例的及时发现和报告;4.做好患者就地留观、隔离等。
(二)切断传播途经
1.划定疫区疫点,消*、隔离、封锁、示警;2.实施临时交通卫生检疫;3.严格执行“三不三报”,即:——“三不”:不私自捕猎鼠、獭、兔等可能的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以及产品出疫区。——“三报”:报告病死鼠、獭、兔等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或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三)保护易感人群
1.加强个人防护:相关工作人员,穿防护服、高筒靴或袜套。2.预防性投药:对密切接触者,可给予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等。3.预防接种。Part5:鼠疫的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是指鼠疫杆菌不依赖于人类而能长期在自然界循环延续,并在动物间传播,甚至酿成 鼠疫疫情流行的现象。有自然疫源性的地区称为鼠疫的“自然疫源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疫源地面积约占全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的1/4、全区行*区划面积的1/3。——截至年7月,全区共有57个旗县(市、区)被列为鼠疫监测地区,其中30个属于高风险和中风险监测地区。Part6:请广大师生做到以下几点1.不去鼠疫疫区、疫点游玩。2.野外活动时,采取防蚤叮咬措施,例如使用蚊虫驱避剂(菊酯类),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3.农村牧区的学校,尤其是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学校,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卫生,减少鼠害、虫害。城区的学校也要做好校园环境卫生工作。4.认真学习和执行“三不三报”。尤其是儿童,老师、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捕捉、饲养野兔、老鼠、旱獭等野生动物,更不要捕杀、剥食。5.开展在校学生的健康监测,落实学校传染病制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告,科学合理采取管控措施。6.鼓励学生体育锻炼,保证户外体育活动时长,保障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增强学生体质。7.与当地疾控机构加强联系。如当地出现疫情,配合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鼠疫可防、可控、可治,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公众不必过度恐慌。加强科学认识、积极防控,就可以打赢鼠疫防控战。
来源:经济拾光
大家都在看
①哈矿工务队*支部成功加入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建云”平台
②哈矿工务队入驻“全国*建云平台”
③哈矿工务队手抄*章天活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专场展示
④人民网、中国共产*新闻网专题报道哈矿工务队标准化*支部建设
⑤见证准能30载,这样的照片你不曾见过
⑥哈矿工务队“新青年·耀青春”五四宣誓接力视频荣登中国青年报官宣⑦一次深刻的*员主题教育活动,记忆深刻
编 辑丨杜亮亮电话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5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