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天主教史1月1日天主教历史的分期


天主教历史的分期——犹大人、犹太教、巴勒斯坦

            

        

  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好!

我是陈亭,从今天开始,我们为您播出取名为*朝圣之途*的新节目,*朝圣之途*这个新节目,主要的内容是向您报导两千年来天主教的历史。一部教会历史,可以说是整个天主子民,包括历届教宗、各地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及全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信友,两千年来信仰生活的纪实。教会历史和其他的历史一样,也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有它光荣的一面,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历代圣贤们,绵延嬗递不断所创造的辉煌灿烂、令人感动的信仰生活的典范,成了后世信友效法的榜样,而历代教会的典章制度,为今天的教会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但是,也有它人性的黑暗面,因为教会是由人组成,是由人来管理着,因此,也有许许多多人性的弱点,令人难堪叹息、扼腕、令人羞愧的恶行劣迹。因此一部教会历史,教导我们从信仰的角度来审慎的观察,我们必会发现,并且肯定的说,是天主在亲自领导祂的百姓,走上皈依和净化的朝圣旅途。这是和其他的历史 不同的地方,因为天主教的历史,是一部天主拯救祂百姓的救恩史,随着世界人类历史的演变,信友们在历史的过程中,教会自称为旅途中的教会,跟随基督的脚印,效法古圣先贤的芳表,也从过去的成败得失中汲取教训,进而能够鉴往知来,承先启后,使爱与悔改补赎的生活更落实,让天主的名受光荣,以旅途中天主子民的身份,一心向往那光荣圆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我们制作朝圣之途这个节目的心愿。在这一集的内容上,我们把教会的历史也和世界历史一样,先做一个时代上的划分。因为世界各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但改变了教会的生活形态,也白然形成了教会历史的分期,我们粗略地将它分成四个时期。 期,我们称它为古代教会,大约是从 世纪到第五世纪初,这个时期概括了教会的初期及其在罗马帝国内的成长,但 ,反倒是整个帝国皈依了教会,宣布天主教是罗马帝国的国教。第二个时期,称为中世纪教会,从第五世纪中期到第十五世纪,由于公元5、6世纪时,日尔曼民族的入侵, 导致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走上了瓦解灭亡的命运,教会也在这时期开始向蛮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一时期的教会,我们称它为中世纪教会。第三个时期,称之为近代教会,大约是从16世纪到20世纪的中期,大概从15世纪开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极大的变化,近代的民族国家不断地形成,从各方面争取独立自由,教宗的权力在教会内虽然仍旧很大,但是一向联系很密切的宗教和*治,却逐渐分离,欧洲信仰的统一也因着誓反教的产生而破坏,誓反教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耶稣教或基督教;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传教的工作获得了新的园地,教会便向亚洲、美洲、非洲、澳洲展开了传教的工作。第四个时期,称为现代教会,它可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目前为止,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消长,在思想和生活上都起了极大的改变,造成了对教会的冲击,东方、西方及后起的第三世界在*治、经济、*事、文化方面也都起了大变化,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教会都面临危机和挑战,梵二大公会议的各种文献,引导教会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之途,而且这项多元性的改革运动,还正在继续的推展着。

天主教的发祥地不在罗马,而是在犹太人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当时的*巴勒斯坦*,早在公元前一百年,正是我们西汉武帝*天汉元年*,已成为罗马帝国的囊中物。犹太民族自古所居住的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的东岸,小亚细亚的南面,它西临地中海,东面是约旦河流域,北面是黎巴嫩山,南面的沙漠将巴勒斯坦与埃及和阿拉伯隔开,面积只有比利时的三分之一,与海南岛差不多。巴勒斯坦和当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各国,以及阿拉伯商队所到的亚洲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六年,耶稣基督就降生在巴勒斯坦的*白冷城*。公元第六年,犹太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由罗马帝国的皇帝派总督来统治管理,这时候正是西汉末年王莽立孺子*婴*为帝时。

当时罗马帝国对它所并吞的民族,都给以相当宽大的自治权,在巴勒斯坦,罗马对一切革命性的行动虽然处置极为严格,但是对当地的习俗却特别给予尊重。犹太人是由司祭和长老所组成的 公议会来治理,他们有权审判处罚违犯犹太法律的案件,但是,对于死刑,则由罗马总督所保留。在犹太历史,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始终没被统治他们的任何一个民族所同化,在各种困难之中,常能保持着他们特有的民族性和民俗法律,而不受外族的影响,这种强轫的力量完全来自他们的宗教信仰。在他们四周的其他民族,都是多神崇拜,而犹太人却始终坚信, 真神*天主*是宇宙的创造者,这种信仰是使得犹太人能够生存而没有被消灭的原因。一个犹太人若是否认信仰,不但是背叛宗教,也是放弃犹太人的法律而自绝于犹太社会。

犹太人与崇拜不同的神祗的民族杂居在一齐,相互的接触和来往不断,而偶像的崇拜为犹太人而言,常是一种可怕的诱惑,等到他们丧失了自由,沦为罗马帝国的属地之后呢,这种诱惑也就更加地迫切了,但是,他们常能不顾一切地保持着对天主和法律的忠诚,我们可以这样说,这实在是犹太民族的光荣!尤其以当时的巴勒斯坦的情况而言,这样的忠诚,也就更加的难能可贵了。当耶稣在世的时候,巴勒斯坦的居民,大约有两百万,犹太人以他们那种忠诚的信仰,来看待这些与他们杂居的外族,因此而特别有优越感,认为这些外族是不洁的,与外族的接触和来往会玷污他们犹太人的身份,事后必须洗涤沐浴才行。从四部福音当中,我们得知,法利塞人对这种隔离特别的严格,他们的祖先曾在争取犹太人自由的战争中表现优异,更热烈地护卫着犹太人的法律和习俗,因而成了犹太民族的精神领导。可惜到了耶稣的时代,他们把法律和习俗弄得过份的严厉琐碎,只知道注意外表,反而把爱天主、爱人的重要目标置诸脑后,全力遵守外表的细节、骄矜傲慢、自鸣清高、自以为是民众的模范,轻视那些不懂法律、无法遵守繁琐习俗的人,所以他们不但自行隔绝于外族,连其他的犹太人也都尽力避而远之,而奇怪的是,犹大民族并不嫌他们的过分矫饰,反而甘心听从法利塞人。罗马人从过去的经验中深深知道,犹太人对宗教问题的决不妥协,因此,在与犹太人签订的各项条约中,承认犹太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甚至与罗马帝国的法律相抵触的时候也可以豁免。犹太人对未来抱着极大的希望,这种希望支持着他们在一切苦痛中,甘心忍受,期待着先知们所预言的那位默西亚,意思是救世主,祂要做以色列人的救主,天主要派遣祂到世界上建立天国,一个正义和平的国度,祂要拯救并且洁净以色列选民,赦免人的罪,同选民订立新的盟约。到了耶稣的时代,这种希望更为热烈,遗憾的是,已经变质了,对先知的预言已不在精神层面去着眼,竟然憧憬着那要来的默西亚,是一位胜利的君王,替他们把罗马帝国赶走,建立一个超强的以色列王国,而对于先知们所描写的,默西亚是上主的仆人,谦卑而为救人受苦牺牲的预言全给忘了。

公元 世纪,犹太民族已不再只限于巴勒斯坦的聚居,不少的犹太人,散居在所有的地中海盆地,其实这种情形从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开始,那个时候,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战胜了犹太人,拆毁了耶路撒冷,俘掳了犹太人将他们充*,放逐到巴比伦,长达70年之久,由于犹太人坚苦忍耐,委曲求全,亚述人才减轻了他们的奴役。在被充*放逐的岁月中,不少的犹太人表现了经商的天才,许多人因而致富,在*府中也获得了重要的地位,所以当他们可以回国时,不少犹太人反而宁愿留在巴比伦不归,而不愿放弃那些既得的利益。他们逐渐扩充自己的商业,由小亚细亚而埃及,渐再扩张到整个地中海沿岸,这就是犹太人移居国外的由来。移居国外的犹太侨民,当时已有数百万人,超过了在巴勒斯坦本土的人数。在外地侨居日久,难免不受影响,思想逐渐开扩,对法律的细微末节也不再死守文字的表面了。虽然仍旧保持传统的精神和宗教信仰,在生活的习俗和商业上仍然自成一派,维持着他们天主选民的地位,但决不会再因碰触到了外族人的身体而整天去洗涤沐浴,现实的生活使他们的视野展开了,也采用了所在地的语言,甚至在犹太人自己的会堂,也用希腊话来祈祷或颂读经文。虽然如此,犹太人的信仰始终不变,民族意识仍然坚强,人人都等待着默西亚的来临,每年都收集各地侨民的捐献,派朝圣团回耶路撒冷去朝圣,并把捐款交给圣殿。在犹太人眼中,耶路撒冷是全世界祭献天主的 圣地,每人一生当中必须数次亲自到圣殿去朝圣,此外,犹太人的信仰也吸引了四周的外族,怀着宗教热忱的法利塞人,也跋山过海巡视各地犹太人的会堂,劝导外族皈依天主,遵守*梅瑟*的法律,信了犹太教的外族人称之为*归化者*。

天主教起源于犹太教,因为犹太人是天主的选民,依照圣经的启示,我们的救恩是来自犹太人,所以在进入天主教历史之前,作了以上对犹太人以及当时巴勒斯坦情形的概略介绍。当教会创建的初期,两教之间的分界并不明显,也不引人注意,从神学的观点来看,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赎工程的那天,正是 个受难节,也正是教会正式诞生的日子,当时,正是公元三十年东汉光武在位的时期,从那时候起,旧约时期,这个准备默西亚来临的时期,也便宣告结束,而新的救恩时代随即开始了!

各位听众朋友,今天朝圣之途的节目,先把教会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并按照分期的先后,一一向听众们介绍,让我们一起随着节目的播出,走进时光隧道,踏上朝圣之途。谢谢您的收听,在这儿也祝富您平安愉快,愿复活的主耶稣基督与您同在,再见!

赞赏

长按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1372.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