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有趣的书单。说它有趣,是因为看了这份书单,感觉像是进了小型图书馆,书目好丰富。说它有趣,是因为发现即使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每个人的阅读爱好却迥然不同,而且选书的理由“萌”极了。
这份有趣的书单,来自浦东新区区委办,是浦东新区区委办开展读书活动的一份书单。读书活动明确每个人可以自选三本书(价格限额元内哦),而且要求每个人必须填写选书的理由,也就是希望通过读书解决什么问题。
于是,有趣的事来了。原来大家的兴趣爱好、阅读范围这么广,涵盖了*治、经济、历史、人文、科技、诗词、心理、音乐等各方面,国内外、中英文都有。更有趣的事来了,原来大家选书的理由可以这么“奇葩”。
先瞅瞅这阅读范围之广,各式题材,不一而足。比如时*方面,有《习近平谈治国理*》、《习近平同典》、《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地缘大战略:中国的地缘*治环境及其战略选择》、《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科技方面,有《超弦理论探究时间空间及宇宙的本原》、《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会什么》、《宇宙的琴弦》、《假设的世界:一切不能想当然》;历史方面,有《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上下五千年》、《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伊斯兰教法:经典传统与现代诠释》;诗词方面,有《 词话》、《我会像青草一样呼吸:顾城诗选》……
再瞅瞅这选书理由之趣,理由各异,补短板成为共识。比如有想“加强*史知识学习”的,如《托洛斯基文选》、《脱稿讲话》,有想“提高调研写作能力”的,如《怎样写好调研文章》;有想“了解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如《大国大城》;有想“深化社会治理理论认识”的,如《社会治理十二讲》;有想“深入了解浦东文化渊源”的,如《浦东古旧书经眼录续集》;有想“从零开始读经济”的,如《经济学》、《金融学》;有想“补历史经典知识不足”的,如《论语注释》、《曾文正公嘉言钞》;有想“提高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如《麦肯锡工作法》、《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有想“提高工作效率”的,如《高效能认识的七个习惯》;还有想“补自学能力不够”的,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想“补英文阅读能力不足”的,如《》(英文对照注释版);有想“提高PPT制作能力”的,如《PPT设计思维:教你又好又快搞定幻灯片》;有想“提高手机拍摄技巧”的,如《手机拍的》……
其实,一些书的选中率还是比较高的,比如《万历十五年》、《未来简史》、《走到人生边上》,还有一些关于浦东的书成为年轻人的高选项,如《浦东奇迹》、《浦东故事》。除了自选书目以外,区委办还提供了指定书目,如《苦难辉煌》、《工匠精神》、《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中西方差异的人文渊源》等。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带着问题读书,才能有思考、有发现、有创造。英国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好像是康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书读得越多,我越崇敬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越觉得必须与人和睦相处。读书的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大概可以高度概括了。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在参加他所在*支部民主生活会时,对区委办提出了“特别讲*治、特别有大局、特别能担当、特别爱学习、特别肯奉献”的殷切希望,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克服本领恐慌,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履职能力。书记的讲话和带头坚持学习、及时“充电”的做法,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读书已成为区委办这个团队的共同爱好,“微讲座”正成为区委办青年干部展示所做所思所悟的个性平台,“青年特训营”已成为区委办青年干部集体学习的有效载体,并荣获上海市 学习团队。为了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区委办机关*委及团总支每年都会举办青年读书交流会,还会“走出去”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当然,读书,不应仅仅是一份书单,更重要的是用心读过且能学思践行,真正能通过读书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有思、有悟、有收获、有行动,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工作效能,让生活绽放如花,处处给人正能量。
好吧,让我们再瞅瞅身边这些年轻读书人的心得体会:
——感谢浦东、感谢这个城市,永远冲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永远保持着那份热血沸腾的斗志,并以兼蓄包容的胸怀接纳了一批批如我这般需要磨砺和锻炼的新同志。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天叫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秘书处的工作精而细,精在于学识的渊博,在于对工作内容的认识要具有全局观,细在于认真,在于对每项工作的一丝不苟。(区委办秘书处谭伟清读《工匠精神》)
——干部人事工作没有捷径,必须工作细、手脚勤、嘴巴紧、脑子活。要有实质作为而非形式作为,经手的工作要做扎实,这是秘书处长期工作氛围浸润的结果。干部人事工作就是个流程循环图,前期工作不扎实,后期工作还是补上,与其后期耗时耗力,还不如前期就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区委办秘书处刘慧芳读《工匠精神》)
——研究室的工作就是工匠,对任何一篇调研文稿都精益求精,对任何一篇讲话起草都追求完美,这就是研究室同志体现出的工匠精神,就是专注、耐心和坚持。(区委办*策研究处陈旭颖读《工匠精神》)
——“事遇千件,贵在实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青年干部一定要脚踏实地,扎实干事,不能图虚名,不能好虚荣。工匠精神,是不断学习、进步的真实写照,更是职业素养的 绽放。工匠精神,是用勤奋努力浇筑的丰碑,是用细节成就的伟大。(新区信访办综合处张林读《工匠精神》)
——央视有一个记录片,中间有一句话很感人,“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生一事来”。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结果。“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德”而不是“才”,而工匠制度却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区委办*策研究处相雯雯读《我在故宫修文物》)
——摆脱束缚,不要让年龄成为激情的绊脚石。如果你是个有激情的人,无论你是多少岁,你都能更好体验当下,给时间注入生命的体验。摆脱我们所处的文化、语言和思维模式陷阱,你会发现,我们所能控制的美好、健康、快乐,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区委办综合处杨杰读《浦东奇迹》)
——在我工作过的浦东上钢社区,有80多位“两弹一星”工作者这样一群可敬的群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价值。他们毕业于名牌大学,当时没有留在繁华的上海,而是选择青海“金银滩”——国防“”工厂所在地,将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国防事业。他们舍“利”取“义”,动力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用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区委办联络处张菁读《浦东故事》)
——读《走到人生边上》,让我接受了一场思想的洗礼,一是独立的思考,我们思考问题,不能人云亦云轻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轻心大意地否定,否则我们就失去思考的能力。二是通透的智慧,一方面在人的个体成长上,书中有着 的追问,另一方面在人的灵*发展史上,她注重个体的修炼,重视人的成长性和灵性发展。三是入世的精神,联系自己,人在机关,想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像道家那样率性无为自由自在是行不通的,更需要有儒家的入世精神,自强不息、积极上进、主动作为、问心无愧。(区委办督查处许峥读《走到人生边上》)
——翻开此书,杨绛先生细腻、质朴、优美的文字在我眼前缓缓流淌开来,如一位慈祥老者与我促膝长谈。我们不禁感叹她心态比年轻人更年轻,心智比年轻人更活泼,精神比年轻人更饱满,好奇心比年轻人更强烈。其实先生真正在用灵*思考人生,她的这盏灵*之灯不仅照亮自己,还能照亮身边人,甚至照亮这个世界。我们工作与生活中也会遇到种种不顺,这些挫折也是一种锻炼,让我们不断认识自我与世界,学习处事心态与做事方法,完善知识体系,冲破阻难之后获得的便是更加广阔的格局。(新区档案局张卿读《走到人生边上》)
——印象最深的是先生提出“人需要锻炼”,她认为“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人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如先生所说“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成长中,只要一切有利于我们充实生活的东西,我们都要去学、去读、去想、去做。(新区*史办李志英读《走到人生边上》)
朱熹诗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指读书之妙。颜真卿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是言读书需勤。陆九渊有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是教读书之法。
正当夏季,读书品书,不失为清凉的好方法。
给自己一份小小书单,读书吧,心静自然凉。
“收集碎片时间,认知我们自己”
“锦绣路上工作室”期待您的赐稿。
投稿邮箱:jinxiuroad
.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武汉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