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字起源》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有助于学者们对中国的计数时代和文字时代进行研究。
今摘录本书作者丹尼丝·施曼特-贝瑟拉教授特意为中国读者所撰写的序言,献予读者。
序言(摘录)
文丨〔美〕丹尼丝·施曼特-贝瑟拉
《文字起源》首次致力于近东陶筹的研究——它们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的算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众多工具、陶器或陶像一类的器物,本书指出,在这些常见的器物中,陶筹是最独特的一类,因为它们清晰地展现了前文字时期的认知技能,特别是早期计数技艺的发展情况。
《文字起源》对近东陶筹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主要以巴勒斯坦至土耳其、叙利亚至伊朗和中亚的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标本为依据。该书出版几年之后,我于年有幸受邀参加了在中国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当时,我还参观了一个小型的陶筹展览。展品是公元前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它们类似于圆锥体、球体和盘状物的陶筹,该遗址位于现今中国的安徽省境内。①从中国的学界同仁②那里我了解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其他遗址出土的器物中也发现了陶筹,例如:安徽潜山的薛家岗遗址、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湖北天门的邓家湾遗址。③起初我感到非常疑惑,用陶筹来计数的技术竟然到达了距近东如此之远的地方。实际上,陶筹在华西地区的出现本不该让我感到惊奇,因为这些器物在中亚地区,例如:公元7千纪的杰通和阿瑙遗址,本是寻常之物。因此,华西地区的陶筹很可能是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地区的陶筹系统经中亚向东北方向的延伸。
①阚绪杭、周群、徐大立(编),《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下),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博物馆,科学出版社,北京,页:1-12;页:1-4;页1-12。
②感谢中国海洋大学的*亚平教授为我提供的参考文献,感谢张禾教授的翻译。
③闫志、朴载福,《出土所见上古时期的计数工具——从上宅文化谈起》,载王玉新(等编),《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北京,。
陶筹计数系统涉足了古代世界的多个地区。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考古学家曾对一些斯洛文尼亚④和意大利⑤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进行过发掘。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在这些遗址出土的器物中同样发现了陶筹计数系统,也就是说,在中欧和西欧同样发现了小的黏土算筹,它们成圆锥体、球体和盘状物等几何形状。此外,在美尔赫加尔赫发现了封存在封球当中的陶筹,该遗址位于现今的巴基斯坦境内,年代为公元前4千纪的前哈拉帕文明时期。⑥欧洲和亚洲的陶筹与近东和中国的一样,均属于史前时期,即前文字时期的农业社会。陶筹向西、向东南方向的扩展表明,继农业从近东传播到欧洲之后,计数的技艺也随之传播到了那里,另外,计数的技艺经由美索不达米亚的商人之手传到了亚洲。
④MichaelBudja,“ClayTokens–AccountingbeforeWritinginEurasia,”DocumentaPraehistoricavol.XXV,,P.-.
⑤JonMorter,Fourpiecesofclay:“tokens”fromCapoAlfiere,Calabria.JournalofMediterraneanArchaeology,Vol.7.1,,p.-.
⑥CatherineJarrige,Jean-FrancoisJarrige,RichardH.MeadowandGonzagueQuivron,Mehrgahr,FieldReports-,FromNeolithicTimestotheIndusCicilization.TheDepartmentofCultureandTourism,GovernmentofSindh,Pakistan,incollaborationwiththeFrenchMinistryofForeignAffairs,,p.:7.32c.
年,现今中墨西哥的特奥蒂瓦坎和其他几座遗址发现了黏土算筹,⑦形状为盘状物、圆锥体、球体和圆柱体。这些遗址的年代属于公元左右的前文字时期,当时它们是大都市。遗址中发现的算筹使我对计数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毫无疑问,“新世界”的算筹完全是自主发明,同时这些算筹又提供了鲜明的证据:在世界各地的多个社会中,计数均通过控制多个几何形状相同、外表几乎相近、由黏土制成的物体标志来进行。更重要的是,这些算筹形状多样,这表明,在前文字时期的文化中,无论是老世界还是新世界它们均用具体的事物来计数。也就是说,并不存在像1、2、3这样用来点数任意实物的抽象数字。因此,人们就用代表特定数量的算筹来点数同类事物中的每个个体。现在看来,用有形的三维物体标志处理数据的“计数时代”似乎发生在“文字时代”之前,并为“文字时代”的到来做准备。文字发明之后,数据的处理才变得越来越抽象化。
⑦LindaR.Manzanilla,CorporateLifeinApartmentandBarrioCompoundsatTeotihuacan,CentralMexico,”InLindaR.ManzanillaandClaudeChapdelaine,DomesticLifeinPrehispanicCapitals.MemoirsoftheMuseumofAnthropology,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P.30,Fig.2.8.(21-42);“CraftActivityandAdminstrativeDevicesatTeotihuacan,CentralMexico,”inLindaR.Manzanilla,ed.StorageandAdministrationinAncientComplexSocieties,forth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jj/1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