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中东战局出现重大变动,俄罗斯突然传出撤*


八百里加急,叙利亚战局出现重大变动!

从上个月24号开始,SDF(库尔德武装)在幼发拉底河东岸发动“猛烈”进攻,至于这个进攻有多“猛烈”,相信美国佬和SDF那帮搞事的心里还是有一些B数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美国支持的SDF武装先后拿下阿兹拉克、塞班、北奥马尔等多座油田,并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稳固的防御阵地。

截止到本月1号,SDF武装已经全部控制了奥马尔油田,而正在幼发拉底河西岸作战的*府*并没有对该地区发动进攻。此消息一出,世界诸多媒体都在渲染一个论调:

美国和俄罗斯达成利益交换,叙利亚恐成牺牲品。

*府*放弃进攻:美俄划江而治?

一般来说,大国在地缘上斗争,基本都是以抢占势力范围为主。那么,如何判定这个地方值不值得去抢呢,主要有三点依据:

.战略位置

占据重要地理位置的地区或国家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乌克兰、伊拉克、孟加拉国,它们都因自身所处的重要位置,继而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

第二.影响意义

有些地区所处的位置虽然不重要,但因本身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故而也是争抢的对象,比如耶路撒冷。

第三.资源储存

工业时代,资源是维持国家发展的基本要素。“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使很多既没有重要战略位置、也无象征意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比如叙利亚的奥马尔。

中东虽然是全球石油最多的地方,但叙利亚却算不上一个产油国,国内石油储备并不丰富, 的油田就是此时被美国掌控的奥马尔油田,日产量 峰值曾达到八万桶。

讲道理,觉得*府*丢掉奥马尔油田,真的是有点冤了。

在十多天之前,奥马尔油田一直有ISIS控制,当时*府*在代尔祖尔鏖战,反*府武装SDF和恐怖组织在拉卡演戏。演戏就算了,他们还把一群恐怖份子送到代尔祖尔,狠狠阴了*府*一把。

10月16号,*府*和老虎部队密切配合,基本打通了迈亚丁和代尔祖尔的大部分区域。同一天,SDF和美*也宣布结束拉卡战役。

ISIS败局已定,SDF和*府*双双把目光投向了叙利亚 的产油区——奥马尔油田。当时双方的起点差不多,离奥马尔油田还有数百公里的距离。结果,你猜怎么着?

就在*府*“磨刀霍霍向猪羊”之际,奥马尔油田的ISIS火速换上库尔德武装的*装,对西岸的*府*高呼:“我投诚啦,大家都是友*,长官别开枪”!“服”,真的服气,相信*府*当时心中一定在高呼:“还尼玛有这种操作?”。

美*、ISIS、库尔德武装表示:对,就是有这种操作,你能咋地?确实,谁怪他们蛇鼠一窝呢。当年库尔德武装能假扮ISIS去卖石油,ISIS客串民主*也在“情理之中”,哦不对,应该是计划之中。

SDF占领了产油区,*府*就差临门一脚,气得叙利亚*方翻出之前那句话:“只有*府*进入该地,才能叫解放!”换而言之,在叙利亚*方眼里,只要不是俄*和*府*控制的地方,都是“敌占区”。既然是“敌占区”,没说的,一个字:“干”!

当舆论都在讨论*府*是否对SDF动手时,莫斯科传出一条消息,着实闪了一大堆吃瓜群众的老腰。近日,俄罗斯《生意人报》发表文章称:

俄罗斯当局正在考虑从叙利亚撤出部分*队和装备,根据俄罗斯国防部的消息,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府*已经控制了国家95%的领土,因此在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发动 进攻时已经不再需要俄罗斯提供大规模援助。如果该计划得到实施,那么俄罗斯将只在叙利亚留下一个用来保护赫明梅和塔尔图斯设施的特遣队,一个*事警察小组和*事顾问。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空天*的战机数量可能会减少,但是覆盖俄罗斯设施的防空导弹系统不会撤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过渡到*治解决危机。

关于这条新闻的真实性,俄罗斯总统办公室和国防部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但叙利亚*府*确实停止了对奥马尔的进攻。有人说,没有俄*明确的支持,*府*不敢对SDF发起进攻;还有人说,叙利亚当局在莫斯科的压力下,已放弃对奥马尔油田的争夺。然后就有了以下结论:

巴沙尔当局被出卖,美俄或以幼发拉底河为界,划江而治!

看来,这种看法有失偏颇。短期内,叙利亚或许将保持美俄分治的局面,但长期不会如此。至于需要多长时间,一切就看莫斯科的加码力度。

梭哈对*,美俄疯狂加码

奥马尔油田被占,叙利亚*府相当于少了一根经济支柱,巴沙尔肯定肉痛,那他为何下令暂缓进攻呢?月子认为有三点原因:

.美国的压力。占据奥马尔油田的ISIS刚宣布投诚,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立马站出来放话:“如果我们的伙伴被攻击时,不论攻击来自ISIS或者其他势力,我们已经准备好防御措施”。

国际联盟放出这番话的真实意图,其实是为SDF大部队进驻奥马尔油田争取时间。果不其然,*府*在得到消息后举棋不定,错过了 进攻世纪,而远在百里之外的SDF则借助时间差顺利的进入了奥马尔防区,造成既定事实。

第二.俄罗斯的影响。SDF实质掌控奥马尔油田后,巴沙尔当局就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当初莫斯科为了分化ISIS和反*府武装及美*的联系,促使叙利亚和反对派建立“冲突降级区”。若*府*此时进攻,就相当于主动破坏“冲突降级区”,国际舆论将对老板十分不利。

第三.自身实力限制。SDF有着国际联盟的明确支持,叙利亚当局却无法肯定俄*是否直接参战,毕竟攻坚战不具备特种作战的隐蔽性。再加上俄方此时传出撤*的消息,更加动摇了*府*的进攻信心。

事实上,当俄*顺利把IS半个身子送进棺材板后,美方阵营突然加大了攻势,力争在反恐战争结束前抢到更多的地盘。关于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

直指俄罗斯!特朗普宣布解放拉卡,美国制造中东新骗局!

》有着详细的解释。

美俄现在的玩法与梭哈有异曲同工之处,梭哈的玩法就是叫牌,我加了*注,你跟不跟?你跟,赢了就赚得更多,输了就倾家荡产。

美国为什么要抢那么多地盘?说白了就加注,我在这个地方抢的东西更多,更利于后期的摊牌。华盛顿此时在叙利亚疯狂抢地盘,看上去这个注加的精妙,让叙利亚*府*气得嗝屁。

然而,当我们从纵向来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俄*进入叙利亚后,华盛顿的每次加注都是在跟随莫斯科的步伐。换而言之,美国加注是被逼的,从年开始,俄罗斯一直掌握主动权。

年,美国率先下注,引爆叙利亚危机。俄罗斯跟注,大力援助叙利亚当局,巴沙尔金枪不倒。中国押注,承建伊斯兰天然气管道。

年,美方两度加注,先拉低油价,后放出ISIS肆略什叶派国家。

年,美国再次加注,发动乌克兰*变。俄罗斯跟注,以武力夺取克里米亚。

年,俄罗斯突然加注,近十万大*浩浩荡荡杀入叙利亚境内;美国匆忙跟注,向叙利亚派兵。

年,俄罗斯再次加注,利用土耳其*变策反埃尔多安;美国跟注,以CIA策划ISIS刺杀俄驻土耳其大使,无果。

年,俄方再次加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身影先后出现在也门、叙利亚、伊拉克。5月,美国跟注,访问沙特,筹划反伊朗联盟。

年8月,俄罗斯继续加注,追着IS满街杀(当月俄*战绩爆表);9月,美国以扶持库尔德建国为筹码,继续加注。

年10月,俄罗斯加了一个超级大注,沙特国王访俄,沙美关系动摇;美国跟注,蒂勒森访问伊拉克,威逼利诱阿巴迪反水,结果被阿巴迪言辞拒绝。同月,俄方加注巴以问题,美国跟注,欲引爆伊核问题无果,随加大叙利亚攻势,先后夺取拉卡和奥马尔地区。

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奥马尔地区的形势上。大国之间的交锋,“围魏救赵”是常见的招数。

华盛顿在奥马尔跟注,受制于“冲突降级区”的影响,俄罗斯或许不太方便在此地加注。但是,大棋局通常都是“一域动全局,全局引一域”,大国斗争同样如此,不在奥马尔搞事,那就换个地方嘛。

10月28日,俄罗斯开启大炸逼模式,疑似首次使用温压弹暴轰哈马省北部的HTS武装。温压弹这种武器,就毁伤效果而言,堪称小型核武器。另外,在过去的一周里,HTS已经有7名指挥官被暗杀,可谓是损失惨重。而HTS的现在的后台,就是以色列。

传俄*在哈马使用温压弹视频图,场面似核弹

11月1日,哈马斯正式将加沙地带移交给巴勒斯坦中央*府。加沙这个位置离以色列很近啊,以前哈马斯扛个火箭弹就能向以色列射两炮。当年哈马斯是个“恐怖组织”,巴勒斯坦也没建国,以色列想打就打,巴勒斯坦在国际上很难找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现在,巴勒斯坦已经立国了,法塔赫*权也先后被中俄承认,以色列再想搞什么大动作就非常困难了。巴中央*府正式节制加沙地带后,若在该地大量陈兵,或向俄*发出入驻邀请,你猜以色列会不会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俄罗斯再次瞄准以色列,其实就是在加注,美国你跟不跟?而且,最近美国国内的*治斗争突然白热化,实在是,巧合得紧...

提一下,鉴于奥马尔油田重要的经济地位,不排除俄叙联*主动破坏“冲突降级区”协议,以武力攻占奥马尔地区。当然,在动手之前,肯定是有一番“好言相劝”,注意,是打引号的“劝”哟。

随着蒂勒森的到来,恍惚之间,伊拉克聚焦了中东三分之二的灯光。

10月22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出访中东国家卡塔尔,并与卡塔尔外长共同出席了记者招待会。在当天的行程中,蒂勒森接二连三的对伊拉克隔空喊话:

1.美国希望沙特和伊拉克两个中东地区大国联手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2.伊朗什叶派民兵必须撤出伊拉克。

3.若伊朗势力不撤出伊拉克,域外国家可经济制裁挤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地区影响力。

10月23日,蒂勒森到访伊拉克,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会面。分析人士指出,蒂勒森此行凸显美国强势回归中东。特朗普*府将进一步调整中东*策,巩固与中东传统盟友的关系,加强对宿敌伊朗的遏制。

看来,蒂勒森此行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回归中东,而是临危受命,欲力挽美国中东败局。他此行首要任务——稳住沙特。

众所周知,自本月4号沙特国王萨勒曼访问俄罗斯之后,利雅得逐步疏远华盛顿,从单一的“亲美”转变为在中美俄三国间左右逢源的外交*策。比如购买俄罗斯30亿美元的武器、加强与中俄的能源合作、在叙利亚问题上对俄妥协、与伊朗修复关系等等。

在华盛顿看来,利雅得虽然没有直接倒戈,但与俄方阵营的种种“媾和”举动已彰显其“墙头草”特性。若不及时阻止沙特,利雅得全面倒向莫斯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沙特全面倒戈,美国所面临的危机就剩下四个字:“不堪设想”。

沙特:华盛顿的地缘*治支轴

在美国战略学家布热津斯基的著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地缘战略棋手”和“地缘*治支轴”。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地缘战略棋手是指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治状况的国家。

现目前,具备全球地缘战略棋手资格的国家只有三个:中国、美国、俄罗斯。具有地区战略棋手资格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土耳其、印度、沙特、伊朗。

所谓地缘*治支轴,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是指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造成的影响。通俗来讲,就是因自身所处的重要地缘战略位置引得各域外大国争夺的国家。若某大国掌握了该国,则对该区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反之,则丧失影响力。

符合地缘*治支轴的国家有:东北亚国家群、东南亚国家群、中东国家群、南亚国家群、巴尔干半岛国家群等。另外,地缘*治支轴的所发挥的作用与支轴国在该地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关。棋手下的支轴国实力越强,则棋手在该地影响力越大。

这两个概念说开了就是大国是棋手,所处敏感地缘位置的小国是棋子。

在年前,美国在中东的实力异常强大,已达到了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和苏联抗衡的地步。要知道苏联高加索地区就在中东上面,二战结束后,苏联依托地缘优势对中东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力,当时中东及北非有一半国家的*队都是苏式体系。

美国远离中东,却能与“地头蛇”苏联抗衡,主要是因为他在中东的支轴国实力强大。当时美国的主要支轴国有:沙特、以色列、伊拉克、巴列维伊朗、土耳其。沙特,逊尼派老大;以色列,五次中东大战刚到阿拉伯世界满天飞;伊拉克和伊朗号称中东两大雄狮;土耳其,曾经亚欧大陆上的帝国;五个小弟都那么牛掰,美国佬能不拽吗。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伊关系被撕裂;年,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走上反美亲俄亲欧道路。美国在中东的支轴国,锐减两个。不过美国根本不虚,为啥?看看二十世纪末是个啥情况。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远东,苏联解体,毛熊自废武功,除了保障叙利亚和伊朗两块中东战略要地,基本上都在战略收缩;在欧洲,东欧剧变,西欧一竿子老顽固都忙着收小弟;在亚洲,日本独自舔着后《广场协议》时代的伤口,中国则扛着“全球 市场”的招牌满世界找投资...山河内外,放眼望去,美国人无不高呼:“天下英雄谁敌手”。

可现在的局面与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一带一路向中东渗透着来自中国的影响力,而叙利亚战局的失势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使得原本处于不利位置的俄罗斯反客为主。7月*变,更是把土耳其推进了敌人的怀抱。

时至今日,美国在中东剩下的战略支轴只有以色列和沙特。

如果单从地缘*治支轴的影响来说,沙特比以色列重要得多。以色列是犹太人国家,本来就不怎么受中东其他国家待见,沙特就很不一样了。

首先,中东是全世界宗教最密集的地方,沙特是逊尼派的老大,在中东有着很强大的号召力。其次,中东人种分阿拉伯人、突厥人、库尔德人、波斯人。突厥人和波斯人偏安一隅,只有土耳其和伊朗两个国家;库尔德人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不成气候;阿拉伯人就很不一样了,他们是中东多国的主要人种,而沙特正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

所以,不论是宗教影响还是人种类别,沙特在中东的影响力都是以色列无法比肩的。在这次中东混战中,沙特是美国 的底气。现如今,沙特主动向俄罗斯示好,频繁与中俄眉来眼去,华盛顿不急不行。

一旦丢掉沙特,以色列根本无法承担华盛顿在中东地缘*治支轴的重任。这样一来,美国根本无法在中东与俄方阵营抗衡。而丢掉中东的美国,就谈不上什么世界霸主。

由此可见,美国不会放任沙俄走近,华盛顿必须给予足够的利益稳住利雅得,且这个利益还是马上能见得着的。毕竟华盛顿在叙利亚大势已去,利雅得已经乱了阵脚,没有一个立马能见得着的利益,根本稳不住已经慌了神的沙特王室。

伊拉克,正是这个利益所在。

伊拉克:被华盛顿打包的礼物

摊开中东的地图,我们会发现,沙特和伊朗这对伊斯兰夙敌中间相隔的国家正是伊拉克。从地缘战略来讲,伊拉克居中的地缘格局使它成为了伊朗与沙特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当然,前提是谁对谁的缓冲。

在萨达姆时期,伊拉克由逊尼派掌控,与沙特算是同一个字头的好基友。由于当时两国的盟友关系,伊拉克实际是充当了沙特针对伊朗的战略屏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两伊战争。

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前被逊尼派摁在地上摩擦的什叶派迅速崛起,整个逊尼派世界如临大敌。由于地处二者之间,逊尼派的伊拉克自然成了对抗什叶派的前沿阵地。

当时美国因美伊关系的破裂很不爽伊朗,而沙特也时刻想拔除什叶派伊朗。两者一拍即合,怂恿伊拉克干伊朗,两伊战争就这样开片了。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和伊朗都没占到什么便宜。伊拉克自吹是“逊尼派的救星”,要求补偿,但沙特不允,还教唆科威特挑衅伊拉克。萨达姆旋即出兵科威特,美*大*出击,海湾战争爆发。沙特勾引伊拉克进陷阱主要是因为萨达姆这人太高调,不好掌控,利雅得的皇子皇孙想换一个自己人上去。

接下来的剧情,就很尴尬了..。

年12月,伊拉克什叶派势力通过选举上台后,大力修复与伊朗的关系。经过多年的改善,两伊与什叶派叙利亚构建成“什叶派之弧”。什叶派上台本就超出了沙特的控制,积极构建什叶派阵营更引发了沙特强烈的担忧。

从全球影响力来讲,沙特和伊朗是大国在中东地缘*治支轴。但沙特和伊朗本身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号召力,且他们都有争夺中东的野心,所以从中东影响力来讲,沙特和伊朗也算是“地缘战略棋手”,而伊拉克则成了两者的地缘*治支轴。

不论是伊朗还是沙特,只要抢到了伊拉克,都是对敌方的一次沉重打击。若沙特拿下伊拉克,则在美索不达亚米平原上建立了一个对抗伊朗的桥头堡,可将什叶派死死压制在东部的伊朗高原前后。若伊朗抢到伊拉克,则沙特战略屏障全无,而什叶派依托居高临下的优势会对阿拉伯半岛造成强大的压力。

所以,当时的沙特很想干掉什叶派叙利亚和伊拉克,甚至放出了ISIS这头洪水猛兽。

随着中东混战的推进,伊拉克与伊朗、叙利亚已经建立起牢固的“什叶派同盟”关系。在争夺伊拉克这个地缘*治支轴方面,伊朗已是棋胜一招。

沙特今天选择与俄罗斯走进,不仅与美国在中东颓势尽显有关,也和其深知打破什叶派联盟无望有一定关系。在华盛顿看来,若想叫停沙特与俄的走进,就需要马上给沙特送上一份大礼,而伊拉克就是这个被华盛顿打包送走的礼物。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蒂勒森前往中东说是调停海湾危机,但他本末倒置,数次向伊拉克施压。蒂勒森要求伊当局驱逐伊朗势力,就是为沙特和伊拉克构建“反伊朗阵线”扫清 的障碍。

蒂勒森若成功说服伊拉克反水,可达到两个目的:

,只要伊拉克当局反水,没有伊朗支持的什叶派很难掌控伊拉克大局。若当局无法控制局势,伊拉克只会出现两种局面,要么陷入大乱,要么寻求美国的支持。不论出现哪种局面,华盛顿都有利可图。

第二,沙特 的敌人是伊朗,华盛顿若能说服伊拉克与沙特一道搞伊朗,沙特对伊朗的斗志必然因伊拉克的倒戈重新燃起。一旦沙特与伊朗再次争斗,俄罗斯必然会因为伊朗的关系而疏远沙特。如此,华盛顿就可以保住这个中东最重要的地缘战略支轴。

当然,以上两点都是基于伊拉克反水的前提。那么,伊拉克会反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

10月23日,针对蒂勒森要求伊朗势力应撤出伊拉克的发言,伊拉克总理强势回击到:“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人民动员”是由打击恐怖主义的伊拉克人组成,为了国家做出了很大牺牲并且击败了IS”。伊拉克内阁还称:“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伊拉克内*”。

虽然“人民动员(PMU)”说是伊拉克人,但月子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这个组织的后台老板就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所以,伊拉克的相关表态其实是否决蒂勒森的要求,潜台词大概是:想让我反水伊朗,滚蛋!再从阿巴迪与蒂勒森的会面来看,阿巴迪总理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

阿巴迪总理很不开心的样子...

阿巴迪不买账,美国用伊拉克来稳住沙特的愿景自然落空,至于华盛顿接下来会怎么做,我们静观其变。

欢迎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白癜风 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822.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