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常娜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欧洲瘟疫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m.39.net/pf/a_4709994.html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常娜在《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年第1期发表《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欧洲瘟疫》(全文约0.7万字)。

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成为影响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变量。回顾人类发展过程,瘟疫以及人类与瘟疫斗争的历史穿插其中,对世界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有着无法忽视的影响。在古代欧洲,三次破坏性极大的瘟疫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

一、古代欧洲历史上的三次瘟疫

古代欧洲,三次破坏性极大的瘟疫,分别是暴发于公元前年的雅典瘟疫、公元年的查士丁尼瘟疫和14世纪的黑死病。

(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瘟疫

公元前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旷日持久,进行了整整27年。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年,雅典暴发了大规模的瘟疫。病*可能是通过比雷埃夫斯进入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是雅典的港口,也是雅典 的食物和物资来源。雅典瘟疫在希腊南部持续了四年,地中海东部大部分地区都暴发了这种疾病,有高达25%的人口感染疾病死亡,其中雅典受到的打击 。瘟疫的受害者中,包括雅典 伯里克利。按照修昔底德和后世诸多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说法,瘟疫流行是雅典*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输给斯巴达的原因,有人认为雅典瘟疫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瘟疫对雅典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人们不再遵守法律和宗教信仰。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世界 的战争,大部分希腊城邦都卷入其中。战争前,雅典凭借强大的海*优势,维持了庞大的海上帝国。战争后期,雅典人逐渐丧失了制海权。公元前年,斯巴达舰队在赫勒斯滂海峡附近给予雅典主力舰队毁灭性打击,接下来围困雅典迫使其投降,战争宣告结束。持续四年的大瘟疫,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走向。而这场战争 性地结束了雅典的霸权,并大大降低了它的影响力。战争结束后,希腊世界进入更为动荡的时期。尽管希腊文化仍然保持着创造性和影响力,但这场战争不仅破坏了古希腊的民主,也破坏了古希腊的经济,战争撕裂了古希腊社会,大奴隶主开始崛起。希腊文明尤其是*治和*事力量开始走向衰落。

(二)公元6世纪—8世纪查士丁尼瘟疫

公元—年,地中海地区 次暴发大规模鼠疫,因发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而得名。瘟疫是古典时代衰落向中世纪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查士丁尼瘟疫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灾难”之一。瘟疫暴发前,查士丁尼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君士坦丁和奥古斯都同样强大的君主,实现其统一东西罗马帝国的理想。

然而,公元年,一场瘟疫席卷了地中海周围地区,疫情迅速蔓延到整个罗马帝国和更远的地方,并最终向东延伸至波斯,向北延伸至不列颠群岛。这场瘟疫开启了“查士丁尼的另一个时代”。查士丁尼在位后期,瘟疫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帝国。从年到年,瘟疫反复暴发,查士丁尼自己也被感染。帝国*队四处征战,税收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查士丁尼最终未能一统地中海,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同瘟疫造成的人口、资源丧失有很大关系。

经过这一历史时期,拜占庭帝国逐步形成,罗马教皇取得了突出地位,伊斯兰教开始盛行,阿拉伯帝国迅速扩张,加洛林王朝在法兰克高卢崛起。查士丁尼帝国在西部的区域一面与其进行竞争,一面发展着新的权力结构和身份认知。查士丁尼的战略重点一直放在波斯一侧,到查士丁尼时代结束时,基本集中在东地中海地区。年拜占庭和波斯都没能阻挡穆斯林*队向外扩张的步伐。穆斯林势力崛起后,拜占庭成为一个地区大国。欧洲文明中心开始偏离地中海。

(三)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

14世纪中叶,一场毁灭性的瘟疫席卷欧亚大陆,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黑死病”。年,鼠疫开始在意大利蔓延,随后席卷整个欧洲和中东。欧洲大陆所有国家都暴发了瘟疫。—年,黑死病夺走大量欧洲人的生命,对西欧的发展和从中世纪到现代行为系统的转变至关重要。疫情在有些地区特别严重: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损失了50%—60%的人口。黑死病不仅流行迅速,而且几乎影响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口的大量死亡引发了农业社会的劳动力短缺以及信仰危机。

黑死病是中世纪中期和晚期的分水岭,对中古欧洲的*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都带来的巨大变化,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迫使欧洲从蒙昧走向理性,走出阴暗的中世纪。这场重大灾难,打破了欧洲教会的专制地位,天主教会对社会的控制受到动摇,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因此受到影响。

二、看不见的推手:瘟疫如何影响社会

欧洲瘟疫对社会发展进程、文明走向产生了深度影响。这里讨论瘟疫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历史。

(一)遇难者众多,人口大量减少

雅典瘟疫导致希腊人口大幅下降,也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崩溃。雅典人从未经历过这种可怕的疾病,瘟疫在雅典城肆虐两年之后,沉寂一年再次暴发。史学家和医学专家从未就雅典瘟疫的来源达成共识,过去曾有的猜测包括斑疹伤寒、中*性休克、土拉热病、天花、麻疹、埃博拉、猩红热、病*性出血热、登革热、急性流感或多种疾病的结合以及其他一些完全不同的疾病。不管病源是什么,这场瘟疫都对雅典产生了毁灭性打击。瘟疫给雅典人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还大大减少了*队人员的数量。派往波提迪亚的一支远征*受到感染,人中有人死于疫病。此外,还有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死亡。这个城市的人口减少了大约1/3。

普罗柯比在年亲历了君士坦丁堡的瘟疫。他于年出版的《战记》中对查士丁尼瘟疫的症状和直接后果作了系统描述。据普罗柯比说,仅在君士坦丁堡一地,疫病就肆虐了四个月,初时每天死亡人,后来达到每天1万多人。以弗所的约翰也给出了具体数字:死亡人数达到每天人。据他说,在23万人死亡后,帝国官员放弃了统计。人们因害怕自己无法被掩埋,或者成为拾荒者的猎物,许多人出门时都提前戴上了表明身份的标识物。在君士坦丁堡暴发瘟疫后,查士丁尼任命官员专门负责处理尸体,但因死难者过多,专门挖掘的坑已经不敷掩埋。

有关此次瘟疫真实死亡人数,是学者争论的话题。杜里亚特认为,考古学和科学证据同文字记载之间存在矛盾。肯尼迪则认为,考古证据表明查士丁尼瘟疫完全符合流行病特征,多次造成大量生命损失。萨利斯则通过考察当时钱币和法律文书的方法,认定查士丁尼瘟疫期间有大量人口死亡。

在摧毁了首都之后,瘟疫继续在整个帝国蔓延,一直流行到8世纪中叶。在君士坦丁堡暴发后,疫病从沿海城市转移到内陆省份并沿着贸易和*事路线传染遍布整个帝国。瘟疫于年在意大利出现,同年到达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从那里,传染病扩散到波斯,感染了波斯*队,使他们撤退到底格里斯以东。

黑死病是有史以来欧洲遭遇的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学界对黑死病肆虐期间具体死亡人数没有定论,一般认为30%—60%的欧洲人口死亡。《瘟疫与人》认为,—年 波疫情期间,中世纪欧洲社会交往没有密切到能产生大量密切接触者的地步,因此判断1/3的人口因染上黑死病死亡。麦克尼尔是基于英国的染病死亡率做出的推断,英国在首次疫情期间人口损失范围大致在20%—50%。他把英国的统计数字应用到整个欧洲,认为在北意大利和法国的地中海沿岸,染病死亡率可能更高,在波希米亚和波兰则低得多,而俄罗斯和巴尔干地区无法估计。《剑桥世界疾病史》认为染病死亡率是30%—50%,斯诺登则认为欧洲一半人口死于黑死病。

黑死病在中世纪晚期反复暴发,对人口减少的影响是长期的,从年持续到16世纪30年代。欧洲人口的急剧下降成为中世纪晚期社会的一个持久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的社会变化。

(二)财*危机、经济放缓与权力均衡改变

5世纪东罗马帝国西部省份的丢失,开始损害地中海世界的经济凝聚力。这并不意味着贸易停止,也不意味着地方经济完全崩溃,而是说明西方经济活动正在缓慢衰退。衰退的原因是帝国*府无法把地方和地区经济体有效联系在一起。瘟疫暴发期间,为应对饥荒引起的物价上涨,查士丁尼重新分配土地。将瘟疫期间损失荒芜的土地分配给特定的人,这些人将不得不承担其应负的税收负担。受瘟疫影响地区的死亡率极高,社会接近崩溃,工作停止,零售市场关闭,食品短缺。

这场瘟疫预示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财**事危机的开始。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经济生活停滞,但是查士丁尼拒绝免除欠税。尽管到公元年他终于让步,但仍拒绝降低总体税负。到了他统治的中期,帝国征收的税率可能是罗马历史上 的。由于生产和税收的限制,大量的死亡造成劳动力的短缺,对农业、*事影响很大,国家财*因产品和税收缩水而大量减少。疫情反复侵扰,以及东罗马帝国长期的对外征伐给经济带来压力,使得罗马帝国的经济弹性逐渐下降。不过,这一下降趋势是渐进的,到7世纪的时候帝国即使失去叙利亚和埃及这两个主要的创收省份,仍然能够给东部的前线*队提供资金。

在黑死病疫情初期,大量人口死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限。14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口增多,空缺岗位不难找到替补。但是,到14世纪下半期,不断反复的疫情,致使数量众多的工人死于瘟疫,劳动力开始供不应求。在考虑流行病对经济的影响时,有必要区分短期和长期影响。主要的短期影响是人口大量死亡,这一冲击继而破坏了经济生活的连续性,打乱了既定的工作和服务惯例。高死亡率使社会上许多职位无人填补,服务也得不到履行。幸存者的工资因此上涨。随着业主们去世,大量的房产进入市场。许多继承人把土地卖给了以前从未拥有过财产的人,比如农民。承租人和工人数量的下降,增强了他们在与房东和企业家谈判时的地位。各国*府试图限制工资的上涨,并支撑不断缩水的房租。它们试图将物价和工资维持在以前的水平,并坚持要求工人接受任何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机会。这种做法在城市和农村引起不满情绪,激发社会矛盾。在农村,经济也出现了崩溃。法国诗人纪尧姆·德·马肖特讲道:“年,大量的人死去,个人里活下来9个,因为缺少人手,没人耕地,没人收割粮食和葡萄,有些工作要提供三倍的薪水。”另一方面,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给了省力装置的发明者丰厚的回报,中世纪晚期出现了大量的技术革新。

(三)帝国势力衰退,扩张结束

瘟疫导致了雅典整体实力的下降和扩张能力的丧失。如前所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二年暴发的瘟疫冲击到*队的战斗力。和斯巴达及其盟国不同,雅典是典型的海上霸主,过往靠其强大海*和斯巴达抗衡。瘟疫暴发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影响了雅典兵源数量,雅典海战的能力有所下降。比如,公元前年,原定攻打伯罗奔尼撒同盟的雅典海上远征*就因疫情被取消了。受到瘟疫的影响,雅典资源非常有限,当时仅有40艘可用的*舰。

公元前年,雅典在萨拉米斯海岸附近的海上击败波斯人,成为希腊霸主。雅典人使用的三层浆战船,是古典时代 的战舰。这种战船如同由人力驱动的漂浮导弹,又长又细,尖上有锯齿状的喙,在战斗中在敌方战船的侧面撞漏,使之沉没。要在海战中驾驶战船撞击对手的同时保证自己的安全,对水手的要求极高,需要受过系统训练的熟练水手操作。每艘三层战船约配备名划桨手,在船的两边分三层坐,每个人划自己的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划桨手,也需要大量的集体训练,才能作为一个团队驾驶战船在海上作战。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人紧急征召的水手即使有驾驶其他种类船只的经验,也不一定能够驾驭这种战舰。据色诺芬记载,雅典人在海战中“让所有处于*事年龄的人都上了船”,许多骑兵贵族也被征召。这些人既没有划桨经验,也没有合作经历,就从雅典赶到米蒂利尼解救科浓的舰队。雅典海*在这场战斗中侥幸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公元年夏天,斯巴达人在雅典北岸的羊河战役中一举歼灭了雅典舰队,俘虏了雅典人艘船中的艘,随后很快通过陆路和海上围困雅典,尤其是阻止商船向雅典运送粮食。雅典最终向斯巴达人投降,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霸权终结。

东罗马帝国因查士丁尼瘟疫元气大伤,帝国*力下降,扩张受阻。第二次波斯战争恰逢拜占庭东部瘟疫,大量人员损失导致拜占庭无力守住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不得不向波斯人投降缔约。君士坦丁堡以东地区疫情尤其严重,大大打击了查士丁尼收复失地的步伐。瘟疫对波斯帝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年查士丁尼瘟疫开始在近东地区肆虐,由于担心*队聚集导致疫情加重,波斯人决定撤退。由于罗马人饱受疫情之苦,无暇顾及帝国的其他大部分地区:意大利再次爆发了战争;在先前被征服的非洲各省爆发了新的叛乱;斯拉夫人袭击了巴尔干地区。

大规模的收复战役和其与波斯帝国的战斗造成帝国的资源枯竭,各种形式的淋巴腺鼠疫在这一时期流行,造成的人口损失对包括征兵在内的许多领域造成了困难。瘟疫期间,帝国境内农村的疫情同城市一样严重,死亡人口众多。而农民是拜占庭*队的主要兵源,因此拜占庭*队在6世纪末和7世纪面临着严重的兵力短缺。东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统一战争急需大量士兵。查士丁尼瘟疫迫使征兵模式发生重大转变,转而更加依赖蛮族雇佣兵。

瘟疫的反复暴发造成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了*队。*事财*危机是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的核心问题之一。东罗马*府普遍缺乏资金,无法及时支付*饷。而帝国*府一旦有了经费就用做支援在意大利和北非的*队。面对财*危机,帝国*府有两种选择:不支付士兵薪金或是征收高额赋税。查士丁尼“总是迟给士兵发工资”。到疫情二次暴发的时候,帝国仍然在进行扩张战争。但是,曾经有64.5万人的*队此时只有15万人,无法满足皇帝维持庞大帝国的需求。

帝国*府常年处于财*崩溃的边缘,没有薪水的士兵常常哗变。瘟疫的高死亡率和财*困难,影响了帝国*事能力,导致阿拉伯人扩张时拜占庭*队无法与之抗衡。

瘟疫最直接的后果是大批毫无防备的人群在感染后不治身亡。因此,历次瘟疫都经历了大规模的人口数量锐减。在农业社会,人口减少的短期直接效应是税收的减少,*府财*收入受到影响。在雅典瘟疫和查士丁尼瘟疫暴发期间,大量城市人口在短期内迅速感染并死亡,地中海周边繁荣的商业中心无法聚集财富,进而减少了帝国的现金收入。人口减少不仅造成劳动力短缺,经济下滑,资源匮乏,还导致兵源不足,使得正在进行的帝国扩张受到阻碍。财*困难造成雅典无法建造战舰,培养足够的熟练兵,开展远征,也使得东罗马帝国无法及时向士兵发放*饷,不能继续远征和扩张。

三、关于欧洲瘟疫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的思考

由于描述古代事件的一手资料和相关考古证据的匮乏,人类对历史的认知也在经历着修正和调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之前的几十年里,古典史学者、中世纪史学者、疾病史学者、考古学者以及医生和生物学家在不断地论证古代欧洲瘟疫的死亡人数及其对经济的破坏程度,以期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古代瘟疫对帝国兴衰、时代更迭的影响和作用。本文通过回顾三次欧洲瘟疫,在简要分析瘟疫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后,认为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从历史上几次大瘟疫来看,瘟疫的确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破坏,但不会在短期内对世界秩序、人类社会形成颠覆性的改变。世界局势的变化、世界的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在短期完成。新兴势力的崛起虽然势不可挡,但是旧势力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伯罗奔尼撒战争持续27年,其间不乏雅典*队的胜利战役和高光时刻。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在反复肆虐的疫情中相互斗争, 双双无法抵挡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当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医疗水平先进,*治成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极大提高,瘟疫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如何,还需放在长时段里仔细观察。

第二,回顾世界历史,瘟疫是极为重要的推手和变量,但世界历史的演变和形成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构建的。瘟疫对历史产生影响,一方面是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前述几次瘟疫都伴随着战争、地震、气候异常以及饥荒;另一方面,瘟疫激化社会中固有的冲突性和对抗性的矛盾,比如瘟疫带来的经济衰退和*府的不当应对激化社会矛盾,演变为不同程度的*治危机。查士丁尼瘟疫和黑死病期间都有因*府无法合理处理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关系,以及土地、*饷、赋税矛盾引发的不满甚至是大规模起义。14世纪的黑死病在短时期的即时效果是人口锐减、饥荒、暴乱,但从长时段看,催生了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宗教改革等改变历史进程的变化。

第三,瘟疫在不同地区对*治、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包围雅典的斯巴达人没有受到雅典瘟疫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近东历史的学者也强调应该重视查士丁尼瘟疫期间不同地区的差异,而相对于西欧*权的迅速解体和几十次民众起义,马穆鲁克*权并未被黑死病所动摇。(完)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前身《亚非纵横》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7440.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