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中东*治演进的特点


《现代国际关系》

年第2期

《中东*治演进的特点》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中东研究所所长

内容摘要

美国战略收缩,阿以关系缓和,*治伊斯兰退潮,石油经济的基石动摇,中东*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球大国与地区国家因热点转换而变换着合纵连横的方向,中东*治舞台上从来没有出现这么多旗鼓相当的主角,这么复杂的阵营分化。秩序真空、思想真空和资源真空三维影响叠加,国际、地区和国内三重变局交织,这可能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可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或两者兼而有之。同历史上的中东变局相比,这次变革的命运更大程度上将由本地区的国家、人民决定。

近百年来,在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浪潮中,中东似乎是个例外,呈现出诸多“反现代化”特征。*教分离、人民主权、国族主义、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本要义,中东却是全球君主制国家最集中的区域,是全球“地租型”经济特征最显著的地方,也是全球*教关系最复杂的地区,还是受外国*事干预最严重的地区。中东*治的历史性演进目前仅仅初现端倪。从长远看,回归国际*治现实是好事:从近中期看,现实非常残酷,中东必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更动荡的局面。

一、流失的特殊性

世界大战结束后,摆脱欧洲殖民主义的中东国家获得表面上的主权,实质上在*权合法性、领土完整、主权单一性、不受外部干涉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被称为“虚构主权”或“准国家”。当时,这种现象在第三世界普遍存在,多数国家后来摆脱帝国主义的干预,逐渐完成国族、国家建设。但是在中东,由于阿以冲突延绵不断,宗教与*治深度纠缠,石油财富扭曲*经结构,以及美国长期强力干预,这种“非正常状态”出人意料地延续下来,构成中东*治的 特色,“中东例外论”成为国际*治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伊斯兰主义、石油财富、以色列威胁和美国干预四大因素均发生了变化,中东*治的特殊性出现消退迹象。

阿以关系是中东一对根本性矛盾,曾长期决定着中东*治的基本格局,影响着中东的战争与和平,甚至还深入到中东各个国家的国内*治。在国际层面上,冷战时期美苏竞争围绕阿以冲突展开,美国支持以色列,苏联助力阿拉伯;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阿以、巴以和谈,迄今为止历届*府都将此作为大事来抓。在地区层面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或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是中东*治的基本分界线,20世纪发生的四次阿以战争塑造了中东基本地缘格局。在国内层面上,以色列被阿拉伯人民视为一切苦难的总根源,长期影响着阿拉伯国家的*治、安全生态。

然而,种种迹象显示以色列威胁在阿拉伯*治中的份量在减轻,阿以缓和成为一种长远趋势。一方面,年战争以后,以色列没有再占领新的阿拉伯领土。年黎巴嫩战争以来,以色列没有再同阿拉伯国家发生过战争。过去十年阿拉伯世界遭受内战、动荡、经济衰退困扰,这些都与以色列没有直接关联。另一方面,年以色列与埃及建交,年同约旦建交,年底同阿联酋、巴林、摩洛哥、苏丹关系正常化。尽管阿拉伯国家联盟仍然坚持年的“阿拉伯倡议”,即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是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建交的前提条件,但是22个阿盟国家已经有6个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阿盟团结的口子越撕越大。年的新一波建交潮让阿盟的集体立场形同虚设,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不可避免。值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7069.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