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年11月,我有幸参与《 财经日报》的创办,成为分管财经金融报道的编委。因《 财经日报》是应运中国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而生,其理想是成为中国的《华尔街日报》,因此,这个分管编委是一个可以影响,乃至左右舆论导向的关键位置。
此前的年,因为中国与美国签署了WTO协议,我认为中国加速国际化、市场化的大势已定,外资控制中国产经的时代已经不可逆转,于是本人从《工人日报》辞职。年3月进入《南方周末》,然而本人的价值立场不被理解,被同事定性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由此深受煎熬,为了 的尊严,本人选择了离开。在跌入这个人生低谷后,我在磨砺中不得不屈服,让自己的中华价值立场包裹上市场化的绚丽外衣,而后以一篇武侠风格的“海尔与国美争霸家电产业链”的文章,惊艳于试刊号的《21世纪经济报道》,受到了广州大道中号大院上上下下的一致好评,由此本人得以咸鱼翻身,杀了一个回马枪,参与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
在《21世纪经济报道》分管“管理财富商业评论”板块时,尽管我们以 努力向本土介绍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尽快弥补自主企业的竞争短板,报道本土企业的版面超过外资。但坦率地说,其客观效果的主流还是为跨国公司在中国攻城略地服务的,一度两家 跨国公司因为欣赏我们的IT管理报道所投广告占到报社全部广告收入的一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妥协。然而,后来《21世纪》新闻板块“揭黑幕”的风格逐渐侵蚀并排挤了本人分管板块的“价值发现”功能;而本人更在其“精英内斗”文化中深受 ,一度落马。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恰恰是那段赋闲的时间,本人有时间悟读《华严经》,从那时起彻底坚固了信仰,从此开始吃素,主动自觉地认识到了自己“捍卫中华智慧之元”的使命;并写出了本人 本正式出版的书《中国可以富》。虽然大半年后失去的权力又都重新回归,但本人去意已决。
恰逢此时,上海创办《 财经日报》,由于业内大多不看好这张报纸,而知名金融媒体人大多不愿冒险,于是面前出现了“财经金融新闻中心分管编委”的宝贵位置。而我恰恰认为中国的产业经济与国际一体化的高峰已过,接下来必然是货币金融的国际一体化挑战期,上海是迎接这一挑战的 之地。虽然这一创业挑战的风险极大,我评估在此新一轮创业过程中身心被牺牲掉的概率有50%。然而,像我们这样毫无背景的草根,如果不愿向权贵、流俗屈服,不甘平庸地度过此生,乃至进一步想影响社会,不甘冒风险,不拼命创造是没有出路的。
在创办该报之初,我得到了总编辑秦朔的大度包容,得到了社长朱涛的鼎力支持,主导了财经金融板块的报道权和财务权。虽然我不是学习货币金融出生的,但是我能以从佛教中领悟的“全息立体思维方式”、从中医学习的“多层次系统联动思维”中,迅速透视金融本质抓住市场要害,通过各类货币、金融专业人才的能力组合,迅速组建了当时中国最强的财经金融报道分析团队。
我们打的 个重大战役是引导和力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从年年底开始,我们不惜版面,展开了“股权分置改革思路”大讨论,包括刘纪鹏、华生和张卫星等先生长篇文章接踵而出,我本人也常在学者间穿针引线,以求同存异,找到各方都能接受较为合理的方案。所幸的是,当时金融由开明睿智的*菊副总理主管,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从善如流。在我们大讨论舆论正达到 峰时,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基本是我们建议的思路。鉴于《 财经日报》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权威舆论引导作用,尚福林主席还亲笔感谢《 财经日报》的努力。随后的第二大战役是参与引导人民币汇率改革,向松祚、那复祺先生等的建议,也与后来的方案基本相似。这两场新闻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我们在国内金融舆论界的领导地位。
然而,我内心十分清楚,中华文明面临的 挑战之一正在到来,因为中国金融界主流精英大多师从西方,大多以美国金融导师的马首是瞻,而拥有国际金融生存能力的很多精英他们在价值立场上往往是无国界的,而胸怀中华家国情怀的人大多缺乏货币金融的能力和自信。因此,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国是最可能在西方导师的误导之下,被西方价值观洗脑,进而被引入歧途, 因为货币金融的战略错误,导致中国货币金融经济的崩溃,从而最终使中华文明在此中国最弱、西方最强的一环惨败。而既然我在这个位子,掌握了这个权力,那我就当仁不让!
很快,一场堪称悲壮惨烈的“中国金融安全保卫战”拉开了帷幕。
7
果然不出所料!随着开明、睿智、自信的*菊副总理因病去职离世,形势急转直下。金融当局的金融“自由化”和汇率“市场化”日益激进,虽然本人知道这架隆隆的巨大战车是无法阻挡的,就像当年我们无法阻挡跨国公司控制中国产经一样,但是也要以 努力阻止它的前行,虽然可能被它压成齑粉,虽然 很可能像张宏遵总编辑一样被迫去职,但我也期望能在它掉下悬崖前的 时刻发挥作用。
由此,我以在股改和人民币汇改中积累的社会影响力,以手握的公器权力,调动我所能掌握的资源和力量,不遗余力地展开了“中国金融上甘岭保卫战”——进行了一系列激烈较量。
——针对“人民币升值国内紧缩”的错误舆论,《 财经日报》发表了向松祚、万晓西等专家的数十篇文章,不断警告人民币加速升值必然导致巨量国际热钱涌入中国进行汇率资产投机,将导致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年3月11日,本人撰写发表了1.8万字的《当前汇率问题分歧根源与中国货币战略系统思考》。此文一出,关于货币战略的理论争论也基本结束,而本人也因为这篇文章承受了巨大压力。
——针对金融高层给证监会推出“股指期货”施加的巨大压力,我们明确指出,股指期货在中国缺乏健康运行的制度基础(特别是缺乏举证责任在辩方和集体诉讼),强行推出将使A股成为将中小股民利益输送给国际热钱和国内特权者的加速器。我们全力阻击股指期货在年的泡沫高峰推出,年4月,本人出版专著《谁在暗算股指期货》。当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筹备人员因长期坐等股指期货推出,一位与我熟悉的领导不理解,请我去吃饭介绍情况,以争取我的支持。我对他直言不讳,现在上证指数这么高——四、五千点,如果这时候推股指期货,它将成为做空A股的超级工具,你们中金所将成为股市泡沫破灭的替罪羔羊!中国证监会的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将毁于一旦,证监会也将成为代罪羔羊(当时很少人能想到年10月上证指数能跌到点)。好在尚主席十分明智,硬是将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拖到了年4月股市相对平稳时期。可是后来的肖刚就没有这份理智,在上任之初放任打激素刺激“杠杆牛”,股指期货的可怕魔力终于在年6月爆发出来,随着崩溃式股灾,肖刚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针对有关部门曾经一度试图立法放任外资控股中国金融机构,年4月7日,本人力主在《 财经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余云辉先生的《定规、受理、审查、决定谁授银监会四权合一》文章,该文社会影响巨大,后来该法规不了了之。后来随着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金融机构控股权的开放被一拖至今。
——针对国际热钱已经悄悄巨量涌入中国,已经逐渐成为控制中国货币金融市场、乃至资产价格市场的真正主力,我们从年底开始不断分析报道揭露国际热钱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巨大潜在危害。年8月,本人出版了《反热钱战争》一书,对国际热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进行了全面剖析。遗憾的是,当时它并未受到金融经济当局的重视,这导致了年和年的两轮股灾,十万亿元计的国民财富转移到外资与特权者手中。直到年8月司度操纵做空事件被公安部查处,当局才 次真正抓住国际热钱的黑手,只可惜国际热钱十年翻云覆雨,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针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被误导进购买美国国债,成为“劣质美元”,我们大力疾呼引导中国增加*金、石油等战略物质储备,本人还在年8月出版了《*金保卫中国》一书,引领了中国“藏金于民”的热潮,迄今中国已经拥有了约1.5万吨的*金,其中绝大部分是民间藏金,它实际已经成为中国货币金融安全的 一道坚强的防线,只要执*者善用这笔巨额*金,中国货币金融即便发生大危机,也可以重建更公正合理的货币制度。
……
这一场场的舆论硬仗,让某种势力如鲠在喉,他们一开始挑剔报道瑕疵以公开谴责施加压力,再试图说服收用不成,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先是鼎力支持我的朱涛社长被调离,年底我被明升暗降——升为副总编,仅分管总编室,只剩下了夜班审读把关和采编部门行*失误的*治责任,丧失了对财经中心的报道主导权,也基本失去了对报纸的舆论导向影响力。由此,中国也失去了 一块捍卫中华货币金融价值立场的主流舆论阵地。
由于失去了对报纸的影响力,加上数年如一日的每天早上9点去报社、午夜1点多下班,生物钟已经完全紊乱,每天仅能睡 个小时,身体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再继续值夜班将如同蜡烛般被耗尽,再加上我一贯的“成功而不自居、创造而不占有”的理念,年初,本人辞去了 财经日报副总编的职务,开始创办中华元(国际金融)智库。
其实,中华元智库是本人在这一轮中国货币金融保卫战失败后,聊以谋生,不至于无所事事的退守之地。但我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它证明,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中国人完全可以在全球独树一帜,对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势判断,可以因“中华元智慧之元”——源于佛教的“全息立体思维方式”和中医的“多维度系统联动思维”的源代码智慧,能够超越西方主流金融研究机构。
8
货币金融历来是西方精英最擅长的领域,因为这个人类最复杂的社会体系就是他们用了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他们掌控着这个巨大资金流体系的心脏——美联储和各国央行,他们的 层精英可以随时看到其它博弈者的底牌,他们的操作技术和能力是通过多年市场厮杀训练出来的,对不少精英已经成为一种本能。
对于动辄控制资产万亿美元的国际金融寡头而言,金融研究不仅是发现未来价值的制高点,也是影响舆论引导市场资金流向为其所用的重要工具。因此,他们给予研究部门以巨大投入,动辄上亿美元。而中华元智库能有的,除了区区几百万的启动资金(其中一多半是我把上海的房子卖了自筹的。因智库前三年经营盈利未达目标,而兑现对*协议),只有在 财经日报时期打下的研究基础,一些非专业的聪明青年试图进入金融业的梦想,还有我们来自于“中华智慧之元”的自信。
在《 财经日报》主导财经报道时期,本人就走了一条以研究国际金融体系,发现市场投资机会而带动报道之路。在组织团队时,原本记者出生的不到1/3,另外一多半都是从金融机构而来(那时金融业十分低迷),还有不少学习金融经济的海归青年。我把自己的系统框架能力与他们的专业知识结合,以 财经日报每年的“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测”为先导,以预测倒逼研究(正确的总结经验、错误了再去发现不足,而后修正),逐渐初步形成了一套研究框架。
从一创刊起,我们就一路做出了很多大胆预测,而不断受到印证:年11月预测石油危机,后来石油价格从当时的每桶40多美元涨到了年的 美元/桶;年7月预测*金大牛市,金价从当时的美元/盎司上涨到了年 的美元;年12月30日,预测美国未来两年很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并在年7月和年1月两次追加确认;年9月预测A股将迎来大牛市;年10月预测A股将盛极而衰;年4月预测中国世界工厂将休克;年10月预测A股将在全球股市率先反转;年初预测全球纸币危机——主权债务危机将发生。
在中华元智库创办后,我们使得金融研究系统化,特别是在全球主要货币走势研究方面,不必自谦地说在全球 :年10月预测日元贬值;年3月预测澳元贬值;年6月预测欧元贬值,美元将迎来大牛市;年初预测人民币升值即将迎来拐点。年7月本人还预测中国经济未来3-5年将进入萧条期,甚至可能迎来金融危机;11月中华元智库还出版了《美元复兴十年?VS中国痛苦十年?》一书。年6月本人出版了《中国富人为何变穷?》一书,预测未来3-5年中国80%的富人将返贫。年6月,本人撰文警告A股将见顶,并将发生崩盘式股灾……此外,本人还在年初警告*金大牛市将结束,兑现了在年金价高峰时本人在《 财经·头脑风暴》中给观众的承诺:如果*金牛市结束,我将提前告诉大家。
而在*治预测方面,在年10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前一周,本人发文(张庭宾新浪、搜狐博客)预测“中国将出现强势的集权 ”。年8月1日,本人在中华元智库白癜风的临床表现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不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3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