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中国外交天团引外媒注意灵活聪明


过去数周,中东局势风云突变,6月初卡塔尔遭遇外交危机,沙特等中东6国指责卡塔尔与伊朗走得太近,前天,伊朗又遭科威特驱逐外交官。同时,似乎已相对平静许久的巴以和平冲突再次迅速升级,20日正在中国访问的巴勒斯坦总统也因圣殿山紧急事态提前回国,随后宣布冻结巴以联系。

过去一周来,北京已相继接待巴勒斯坦、突尼斯、阿联酋和卡塔尔代表。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心系中东地区和平,中国在处理中东问题上不带任何私利,将继续应地区各方需求,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巴以和平问题上,中方首次倡议建立启动“中巴以三方对话机制”,协调推进援助巴方的重点项目。

7月22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就上述局势采访两位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受访学者说,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向采取中间立场、劝和促谈,不会单方面倒向任何一边,这有利于中国在中东发挥更大作用。

7月18日,习近平欢迎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访华

不过分卷入中东乱局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中东是世界能源供给的核心地区,也是中国能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整体战略及安全利益。况且,中国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因此北京提高中东事务的参与力度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目前,中国已积极参与叙利亚问题及中东难民问题的*治解决。

7月20日外交部长王毅会见来华工作访问的卡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分析,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向持较中立的立场,这对北京赢得各方信任、催促和谈都很有利。事实上,北京与沙特、伊朗等中东主要势力也都维持较好的关系。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王毅20日会见赴华进行工作访问的穆罕默德时表示,海湾保持稳定和睦符合地区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各方应尽快面对面谈起来,对外释放坚持*治和外交解决海湾危机的积极信号,恢复外界对海湾合作委员会的信心。

王毅前天说,反对一切形式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海湾各方可以在共同反恐的基础上,本着互相尊重和互不干涉内*的原则,切实履行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毅表示,作为阿拉伯国家的真诚朋友,中方愿在各方需要时,发挥劝和促谈的建设性作用。此前,王毅于19日会见来访的阿联酋国务部长苏尔坦。阿联酋也是此次海湾危机的当事国之一。

王毅会见苏尔坦时明确表示,各方要“尽快坐下来对话”,中方支持*治和外交解决的大方向,在海合会框架内,运用”阿拉伯方式“化解当前分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在处理中东问题上不带任何私利,“完全是从地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出发”,中方在此特殊时期接待中东代表,加强同地区国家的协调合作,劝和促谈,是希望能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中东局势朝“正确方向”发展。

只限外交手段而非*事参与

学者时殷弘同时提到,中国还远不是中东最重要的外部势力国家,中国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力度也将只局限于外交手段,而非*事参与。

王栋也说:“中国会在联合国框架内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坚持尊重他国主权、不干涉他国内*的原则。”

“中国绝不会采取美国式的霸权手段参与中东事务,而是会用灵活、‘聪明外交’(smartdiplomacy)的方式促进中东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中东国家和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的。”

“中巴以三方对话”倡议

另据澎湃新闻(







































芥子气软膏质量
白癜风专家会诊优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2696.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