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发展 > 国际城市观察环地中海地区丝路城市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发展 > 国际城市观察环地中海地区丝路城市
环地中海地区的城市特别是一些重要城市和港口是“一带一路”战略跨向欧洲和非洲的重要桥头堡。地中海盆的发展进程,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都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形塑地中海地区当前区域城市规模与功能等级体系。本文主要考察中东欧区域“丝路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及其城市体系,对空间体系划分与相互关系、地区特大城市优势度指数、城市国际联系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地中海地区;丝路城市;一带一路;网络体系
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承载地之一,环地中海盆地地区北连欧洲、南沟北非、东通西亚阿拉伯地区。其中欧洲和非洲都是“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地,因此,环地中海地区的城市特别是一些重要城市和港口也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跨向欧洲和非洲的重要桥头堡。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95个国家看,广义地中海地区54个国家全部位于其中,其中包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土耳其5个国家都为亚开行成员国,由此更可以反映出地中海地区对于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和实施的重要性。
在年,法国总统萨科齐率先主导成立“地中海联盟”,志在推动欧盟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建立在经济、能源、移民、民主制度等多方面的合作关系,以建立欧盟与地中海国家的自由贸易区为远期目标。随着欧盟与地中海沿岸非欧盟国家联系的强化,地中海盆地地区逐渐成为一个基于地理紧邻和社会经济联系密切的特定松散发展体,不断强化彼此间在*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但发达国家之间的“角力”以及地区内部国家在宗教、历史等问题方面的冲突,地中海地区国家难以形成类似欧盟这样紧密的经济发展体。
在历史上,地中海地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及欧洲、北非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而西亚、欧洲和北非地区都与地中海地区地理范围临近乃至重合。陆上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海上丝绸之路由于当时苏伊士运河尚未开挖,贸易范围更多限于红海地区的非洲东部城市。考察环地中海地区城市化发展及城市体系,对“一带一路”战略在欧洲和非洲的推进具有重要战略参考价值。在20世纪及21世纪头十年,地中海盆地人口布局经历巨大变化,从多种人口发展动力体系角度分析,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都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形塑地中海地区当前区域城市规模与功能等级体系。
图9“一带一路”战略路线图
地中海地区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十九世纪的时候,欧洲城市在工业化进程的支撑下,引导了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地中海地区居民从农村地区向城市搬迁,推动大城市的发展,并相应带动中小城市的成长。因此,整个地中海北岸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扩散毫无疑问都与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而在地中海亚非地区主要受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影响,工业化进程落后,城市化的进程表现为寄生性城市中心的蔓延扩散。
一、地中海地区城市化发展动态1.地中海地区空间体系划分与相互关系
从空间边界角度,地中海地区的空间一直被表述为分离而又互连,也即在地理特性以及社会经济特性的地理空间表现方面存在统一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其中大尺度空间统一性更强,而小尺度空间则表现为多元性。当前,基于不同研究需求,对于地中海地区边界范围的描述有很大不同(包括演示经济、*治-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多种角度)。根据StfaniaGiron()的研究,当前广义地中海地区包括54个国家,可分为三个中观区域-狭义的地中海盆地、其余欧盟国家以及其他阿拉伯世界国家,其中狭义的地中海盆地地区包括25个国家,包括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共和国、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黎巴嫩、巴勒斯坦、土耳其、突尼斯、葡萄牙、希腊、约旦、以色列、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叙利亚,这也是本文研究中对地中海地区的空间范围定义[1]。
表1广义地中海地区主要区域及国家
资料来源:作者据公开材料整理
图1广义地中海地区与狭义地中海地区(地中海盆地地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地中海地区已经目睹巨大城市集聚带如伊斯坦布尔、开罗等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另一方面,地中海地区欧洲部分特大城市发展则停滞或收缩。所以在当前,地中海盆地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在亚洲和非洲的相关区域,而逆城市化进程则主要发生在欧洲的地中海国家和城市。
2.地中海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变化
考察城市化的演化情景,可以很清楚看到地中海地区三大区域54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情况,此外,也分别代表了地中海北岸欧洲地区(意大利、法国)、地中海南岸(埃及)和地中海东岸(土耳其)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动态情况。这里主要通过基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城市化率进行考察。
图-年狭义地中海盆地四国城市化率变化比较考察
资料来源:StfaniaGiron,
在年时候,土耳其是四国中城市化率 的国家,而埃及排名 ;但到年埃及和土耳其分别占据前两位,从年开始,埃及将独自占据首位。另外,意大利和法国都是移民迁入国的角色,而埃及和欧洲的土耳其则为移民迁出国。
表2广义地中海地区三大中观区域城市人口与城市化率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StfaniaGiron()计算。
尽管各国可能存在不同的城市人口划分标准,但表2还是大概揭示了地中海地区的城市人口总量情况,对于狭义地中海地区的分析显示出过去20年中城市人口是快速增长的情况。从总量指标上考察,狭义地中海地区仍是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但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狭义地中海地区从万快速增长到万,年均增长1.5%,增长速度则低于相邻的其他阿拉伯世界国家,后者从万增长到万,年均增长3.3%;而其他欧洲国家仅从万增长到万,年均增长0.27%。就城市化率情况考察,增长最快的是其他阿拉伯世界国家,城市人口比例增长了近8个百分点,从年的50.5%到年的57.9%;其次是狭义地中海地区,从年的60.2%增长到年的64.7%,增长超过4个百分点。在其他欧洲地区,过去20年中增长了大约2个百分点,从年的73.1%增长到年的74.9%。
在整个考察期(-),欧盟国家是城市化率 的地区,但增速相对其他阿拉伯国家城市的增速相对迟缓,与狭义地中海盆地地区相比也是缓慢。但在年地中海盆地每个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已经超过50%。
表3-年狭义地中海盆地地区分国家城市人口与城市化率
资料来源:PopulationDivisionofthDpartm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ofthUnit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cts:ThRvisionandWorldUrbanizationProspcts:ThRvision
就狭义地中海盆地内部考察,地中海盆地欧洲部分城市人口从年的万增长到年的万,年均增长速度达到0.67%;地中海盆地亚洲部分城市人口从年的万增长到年的万,年均增速达到2.6%;地中海盆地非洲部分城市人口从年万增长到年的万,年均增速为2.2%。尽管欧洲部分依然是地中海地区城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但亚洲和非洲部分成为近20年中地中海盆地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从城市化率增长情况看,地中海盆地欧洲部分从年的66.7%增长到年的70.4%,20年中增长3.7个百分点;地中海盆地亚洲部分从年的61%增长到年的69.5%,20年中增长了8.5个百分点;地中海盆地非洲部分从年48.6%增长到年的53.6%,20年中增长了5个百分点。尽管城市化水平 ,但地中海盆地欧洲部分增速逐渐趋缓;而地中海盆地亚洲部分城市化率提升最快,目前平均水平更接近70%,与欧洲部分相差不大;而非洲部分城市化率增速处于中间水平,但城市化率整体水平依然偏低。
表4狭义地中海地区主要大都市人口总量与等级体系顺序
注:*为预测数据。资料来源:PopulationDivisionofthDpartm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ofthUnitdN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cts:ThRvision
选择25个狭义地中海国家(13个欧洲国家和12个亚非国家)城市来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对表4这20个大都市的城市化各方面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其考察可以是动态的过程。就城市人口总量规模看,在 个阶段的年,除开罗已经占据第二名的位置外,欧洲的大都市区普遍都位居前列,而亚非城市都位居后列。经过六十年发展,亚非大都市区开始爬升到前列位置:年时候巴黎已经下降两个位置位居第三,而开罗爬升到 的位置,伊斯坦布尔从年的第十名爬升到第二名。在未来阶段,阿拉伯世界城市中心包括亚历山大、安卡拉以及阿尔及尔将会在年分别位居第五、第七和第八的位置,这也意味着这些城市将会在地中海地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总之,前文所进行的综合分析都揭示出过去60多年中地中海地区城市集聚体的演化,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地中海欧洲地区的城市人口都快速增长,除了埃及首都,非洲-亚洲地中海岸区的城市发展较为落后。但在80年代以后,亚非地中海地区的国家实现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相应改变其演化经济、社会*治状况,这种趋势延续到当前,在短期的未来也将持续。地中海盆地亚非国家将会出现许多发达的城市集聚区,并将聚集非常可观的人口规模,而北岸的欧洲地区则将持续增长缓慢。
二、地中海地区特大城市优势度指数考察地中海地区的历史就是一部城市史,对于地中海地区的居民而言城市就是一个大磁铁,拥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城市传统也是全球 的。经过城市化率的分析,本文参考联合国Urbanpopulationprospcts报告中的分类标准,对地中海地区人口各类城市集聚区进行定义,在该过程中,人口规模成为区别和定义城市聚落的重要尺度:
特大城市:人口超过万;
大都市区:人口在万到万之间;
大城市集聚区:人口在万和万之间;
中等城市:人口在50万和万之间;
小城市:人口少于50万。
为了更仔细地分析每个国家不同城市集聚区的构成,本文就狭义地中海盆地地区25个国家参考,计量国家人口主要积聚于首都城市还是其他非首都且有优势的城市, 就以上五类城市予以分析。从一般研究路径而言,测量一个城市或城市中心的区域优势程度也即优势度指数公示为:Id1=pau/pn*,该公式是将总人口分为目前居住在城市集聚区的人口(pau)与国家总人口的比重(pn);
在年所有的地中海国家首都城市中Id1 得分的国家是马耳他,有48.9%的全国人口涌入瓦莱塔;其次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集中了全国44.8%的人口。所有国家中优势度指数较低的国家和城市如巴勒斯坦的拉马拉,只有1.6%;另外欧洲的意大利水平相对较低,罗马只集中了全国5.7%的人口。
就欧洲地区主要非首都城市的人口规模考察,他们地位几乎与首都城市不相上下,例如根据年的数据,葡萄牙的波尔图港口达到万人口,id1也达到12.9%;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总共拥有万城市人口,其中巴塞罗那的id1高达11.2%,与首都马德里的id1指数12.6%相差无几。在法国,波尔多、里尔、里昂、马赛-普罗旺斯、尼斯-戛纳、图卢兹这些城市总人口达到万,但还是与巴黎的优势度指数(id1=16.0%)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意大利,米兰、那不勒斯、帕勒莫、都灵四个城市拥有万城市人口,在这四个城市中米兰的id1为5.0%,接近罗马5.7%的数据。
图3狭义地中海盆地地区25个首都城市的优势度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StfaniaGiron()计算。
图4狭义地中海盆地地区国家其他重要城市优势度指数
资料来源:根据StfaniaGiron()计算。
如果考察地中海亚非地区,就会发现土耳其人口规模 的几个城市亚达那、安塔利亚、布尔萨、加济安泰普、伊斯坦布尔,伊斯米尔和科尼亚,总共拥有万人口,同安卡拉一起构成土耳其人口最为稠密的城市,其中伊斯坦布尔的id1达到13.6%,远高于首都城市安卡拉的4.9%。在叙利亚,阿勒颇和胡姆斯总共有万居民,其中阿勒颇的优势度指数高达13.9%,稍稍超过了首都大马士革的12.2%;在以色列有海法和特拉维夫两个大城市,海法有万城市居民,优势度指数id1为14.3%,海法和特拉维夫加和为44.8%,这两个城市的优势度指数都超过了首都耶路撒冷的10.5%;埃及的亚历山大有万人口,优势度指数为5.6%,低于首都开罗15.6%的水平;利比亚班加西有万人口,优势度指数也高达19.5%,而的黎波里则高达35.2%;阿尔及利亚奥兰有85.2万人,优势度指数为2.4%,首都阿尔及尔优势度指数则达到9.8%; 是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非斯和马拉喀什,总共拥有万城市人口,其中卡萨布兰卡的优势度指数 ,达到10.1%,其次才是首都拉巴特,优势度指数为5.4%。
表5地中海盆地地区分国别首都城市及主要城市优势度指数
资料来源:StfaniaGiron()
根据以上指数情况,可以将地中海地区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分为三种情况:
1)模式一:国家中只有一个优势度非常高的城市(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克罗地亚:萨格勒布;波黑共和国:萨拉热窝;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黑山共和国:波德戈里察;马其顿:斯科普里;阿尔巴尼亚:地拉那;马耳他:瓦莱塔;塞浦路斯:尼科西亚;黎巴嫩:贝鲁特;巴勒斯坦:拉马拉;约旦:安曼;突尼斯:突尼斯)。
2)模式二:国家中有两个及以上优势度较高的城市,其中一个较为突出(葡萄牙:里斯本;法国:巴黎;希腊:雅典;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以色列:特拉维夫;埃及:开罗;利比亚:的黎波里;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3)模式三:国家中主要城市优势度相差无几,如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意大利的罗马和米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和阿勒颇。
通过简单分类,对以上三类总结为两种路径:(1)全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围绕一个大中心展开,这个中心也可能并不是首都城市(单中心模型)。(2)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主要围绕两个或者更多的中心展开,这些中心可能还是中大型城市(多中心模型)。这其中多数被考察的国家都为单中心结构,多中心结构仅仅发现西班牙、意大利和叙利亚。 从人口规模的维度对狭义地中海地区城市进行分类,形成以下研究成果:
1)有两个城市可以入围特大城市行列(人口超过万),包括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人口为万,埃及的开罗人口为万。
2)大都市区(人口在-万之间)尺度的城市包括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两个城市总人口规模达到万,另外还有法国的巴黎,其人口规模为万。
3)就-万人口规模城市考察,有14个国家出现大城市集聚区(-万人口),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摩洛哥、阿尔巴尼亚、以色列以及叙利亚等国家,其中土耳其和意大利最多,分别有5个和4个。
4)有13个国家有中等规模城市(50-万),包括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摩洛哥等国家,其中意大利有12个中等以上规模城市(总计人口达万),也是地中海地区拥有中等以上规模城市最多的国家。
5)地中海地区所有国家都有小城市(少于50万人口)的发育成长。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空间布局情况还会发生重大变化,中小城市将会变得越来越多,他们也将是地中海地区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形式。因此,地中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不断进化,并表现出全新的组织形式。
三、地中海地区城市国际国际联系度比较分析由于地理临近及历史上形成的发展联系,特别是基于“地中海联盟”等区域松散发展体,从整体上看,地中海地区目前主要与欧洲地区特别是欧盟联系紧密,整体上该区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其他地区城市联系相对不足。GaWC关于世界城市体系的研究,是基于全球化发展背景全球城市之间联系度考察的结果,可以反映地区城市与世界其他地区城市的联系程度,本文借助GaWC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地中海地区城市全球化参与程度考察。
综合比较从年到年GaWC中地中海地区入选名单的情况,首先从规模看,从26个增长到46个,且各级别城市的规模分布更加均衡,除了Alpha级别城市之外,其他包括Bta级别、Gamma级别和Sufficincy都有总量的大幅跃升,充分体现出地中海地区的城市在过去十二年中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城市体系更加完整,从高到低金字塔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入选城市规模总量的增多,反映出的是地中海地区城市同全球其他地区城市联系的紧密程度增强,级别越高的城市与其他地区城市的联系越紧密。
从地中海盆地地区内部区域考察,在Alpha级别城市中依然是地中海北岸欧洲部分城市为主,在年时候四个城市都是欧洲地区,到年时候五个城市中仅有伊斯坦布尔一个亚非地区城市;在Bta级别城市中,年时候包括了2个欧洲城市、3个亚非城市,在年时候,Bta级别城市中欧洲城市为5个,亚非地区有7个(非洲3个、亚洲4个);Gamma级别城市中,年时候有1个欧洲城市,3个亚非城市(亚洲2个,非洲1个),到年时候有8个欧洲城市,2个亚非城市,欧洲城市成长性在Gamma级别城市中更为突出;在Sufficincy级别城市中,年时候有10个欧洲城市,3个亚非城市,到年时候,有15个欧洲城市和4个亚非城市,欧洲城市同样表现出更好的成长性。
因此,从地中海地区分区域城市进入GaWC的名单增长情况看,欧洲城市表现出更好的成长性,这也反映出地中海地区欧洲部分城市同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城市的联系度,要高于地中海地区的亚非城市,而这毫无疑问取决于城市自身经济实力及参与全球化的程度。
表6年和年GaWC研究中地中海城市(25国)的地位及其变化
资料来源:GaWC,北京最专业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