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贝尔福宣言促进犹太复国主义势力增长,


大家好,我是小评历史。

是什么导致巴以关系呈现今天这样的混乱?这当然涉及到宗教、历史、文化等很多方面,但从欧洲国家的责任来说的话,一定绕不开《贝尔福宣言》,甚至可以说,它是巴以纷争的导火索。

贝尔福

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员罗斯柴尔德勋爵, 次对犹太复国主义活动表示了认可,这封信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用一句话来概括“宣言”的内容,就是“一个国家庄严地对另一个国家许以第三个国家的国土”。

之所以会有这个宣言,一部分是出于对犹太人的同情,但决定性的因素肯定与*治有关,贝尔福在英国战时内阁对此的解释是:“如果我们能发表这样的声明,就能在俄国和美国进行有利的宣传”,也就是说,“宣言”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犹太人能加入协约国一方,为已经打得看不到胜利曙光的 次世界大战多加一点有利于英国的筹码。

对于犹太人来说,这的确算是个好消息,一个欧洲的超级大国公开认可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活动,简直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可是,年担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的哈伊姆.魏茨曼对此的回应却是——“一开始我不喜欢这个孩子(代指贝尔福宣言),它跟我想的不一样,但我知道,这是一件伟大的事”。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贝尔福宣言》中并没有明确表明允许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国家,而是使用了一些模糊的关键词,比如在谈到支持犹太建国时,并不是直接表明承认,而是允许其成立“民族家园”,民族家园前面也没有加定冠词,也就是说,它并不特指犹太国,当然也没说不是这个意思,总之,留下了足够翻脸不认账的余地,但的确明确表示承认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民族权利,为以后的具体措施出台留下了空间。

对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来说,这份宣言则被当成一种羞辱和背叛,这是怎么回事?

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保障巴勒斯坦人利益”的,如果犹太人打算在巴勒斯坦建国,“不得损害非犹太团体的公民权和宗教权”,犹太人在宣言中被称为“民族”,非犹太人却被称为“团体”,何解?

不管在哪个国家,民族跟团体一定不是相同的含义,它们甚至不在一个等级之上。这也是后来几十年中,巴勒斯坦人成为无国籍者的关键所在。年,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称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巴勒斯坦人,只有以色列人,并非是霸权思想,她话语中蕴含的意思,出处就是《贝尔福宣言》中的这句话,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是保障巴勒斯坦人权益的内容,实际上恰好成了被曲解和利用的工具。

就在年,巴勒斯坦因为地理位置恰好可以遏制奥斯曼土耳其,英国为此跟巴勒斯坦人达成过协议,对巴勒斯坦人建国给出了承诺,更让巴勒斯坦人觉得气愤的是,《贝尔福宣言》既没有事先征求巴勒斯坦人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同意。

尽管是非正式的声明,《贝尔福宣言》还是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阿拉伯各国后来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生势力发生密切关系,甚至不惜与英国发生直接冲突,都与英国的这次背叛有着直接的关系,巴勒斯坦人不再依靠欧洲国家,选择自己解决问题,在后来的多次和平谈判中,立场让欧美国家捉摸不定,也与此有关。

至于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势力能够在一战以后迅速增长,都是受到了宣言的鼓舞,不过,这也不全是好事,因为英国成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推手,致使以色列长期对英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片面夸大了英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英国直接出手干预巴以争端的顾虑,更是长期存在,致使其从年开始,直到年以前的近二十年中,都在外交上处于劣势,甚至做出了许多本不该做出的让步和妥协,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fz/11043.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