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地理 > 风云人物*坛失足背后的故事田中角
当前位置: 巴勒斯坦 > 巴勒斯坦地理 > 风云人物*坛失足背后的故事田中角
年7月,54岁的田中角荣以其没有高等学历的“庶民”资历登上了首相宝座。他以“改变潮流”、“实行新*”为口号,以“日中邦交正常化”和“列岛改造论”
为旗帜,以“决断和实行”为行动方针,上台后仅两个多月就实现了恢复日中邦交的大业,显示了其特有的“带计算机的推土机”的能力和魄力。他所描绘的通过“列岛改造”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蓝图使人们产生了希望和憧憬,这使他的威望空前提高。田中的上台给日本统治集团带来了打破自民*在大选中得票率长期低于半数之衰落局面的希望,田中本人也以“保守中兴,非我莫属”面自诩。当时,许多人都预料这位“庶民宰相”能在首相官邸多住一段时间,孰料仅在两年零五个月之后就被迫卷起了铺盖,其亲手振兴自民*的美梦也随之化为泡影。
日本自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并被美*占领后,长期处于美国之“小兄弟”的地位。年旧金山和约签订后,日本在法律上获得了独立地位,但美*仍驻扎在日本领土,日本仍处在美国“核伞”的保护之下。在外交上一直忠实地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转,而美国则不很尊重日本的主权地位。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大幅度改变对华*策并于当年2月宣布访华,事先竟未向一直坚决地追随美国反华的日本*府打招呼,给当时执*的佐藤*权当头一闷棍,使其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尴尬地位,并成为促使佐藤尽早下台的原因之一。而田中上台时高喊“改变潮流”、“实行新*”,自然也包括在外交上改变日本的仆从国形象之意在内。田中上台后,果然摆出了开展自主独立外交的姿态,并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与中国正式建交,在对华关系上走到了美国的前面。此举固然不会使美国人高兴,但因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致的。因而他们并未作出不悦的表示。但当田中后来大力开展“资源外交”时,贝U使美国大老板大为光火,从而给田中*权的生存埋下了危机的种子。
日本是依靠大量消耗石油等能源来获得高速经济增长的,所用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中东,而中东石油当时多在美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之下,因而R本对美国石油资本的依赖很大。在发电用的核能源方而,日本更是完全依赖美国公司提供,因而核燃料又被称作是日本托庇于美国的“第二个核保护伞”。田中上台之后,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立即大力谋求资源、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力图摆脱对美国的严重依赖。他本并不十分擅长外交,但上台后却频频出访了中国、苏联、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尼等许多产油国家。他支持日本企业向印尼等国石油业投资和日苏联合开发苏联秋明油田的计划。在英国,他提出要参加开发北海油田。在西德,他与其*府首脑探讨日本参加西德核能综合开发项目的可能性。在法国,他提出要与其共同开发铀矿,并表明了从法国引进“气体扩散方式”生产核能的意向等等。从谋求经济稳定增长这一日本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田中的上述行动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因触犯了美国垄断资本的利益,田中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到年石油危机爆发时,日美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矛盾已演化为外交问题,达到了空前激化的程度。
年的石油危机是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为契机引起的。当时,阿拉伯国家采用了“石油战略”,宣布石油减产并大幅度提价,并且停止向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供应石油。因日本曾一直追随美国支持以色列,其国名自然也被列入将断绝石油供应的国家名单之中。面对此项抉择,田中内阁毅然改变了?-贯立场,宣布站在阿拉伯国家一方,要求以色列从其占领地区撤走,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自主权利。紧接着,田中还置美国的严重警告于不顾,派遣副首相三木武夫出访阿拉伯各国,并且带去了经济援助等丰厚的礼物,从而获得了作为“友好国家”可得到充足石油供应的待遇。田中内阁此举立即引起美国的强烈反应。美国务卿基辛格公开指责日本“只考虑本国利益”,是“对盟国的背叛”。不久,美国又单方面宣布取消了已酝酿很久、迟迟未能成行的日本天皇访美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日本的计划。后来,田中到印度尼西亚访问时受到了当地示威群众的围攻,不得不在*警保护下乘直升飞机逃离现场,许多有影响的人士都认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插手了此事。后来,田中使身陷囹圄并最终失去再次上台执*之望的“洛克希德案件” 发端于美国国会,其个中奥妙也颇令人深思。
其实,日美关系的持续恶化从田中首相任内三次访美所受礼遇中也可窺知一二。田中上台后于年9月初首次访美时,为表示日美地位平等,特地选中了位于东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夏威夷作为谈判地点。但当时尼克松总统对此并不很介意,并为欢迎田中准备了由陆海空*、海*陆战队、海岸警备队组成的“五*仪仗队”,他本人还破例亲赴飞机舷梯旁恭候迎接。为了宴请田中,尼克松还专门从华盛顿 饭店带去了厨师。而当年7月末田中再次访美时,上述热情欢迎场面已全然不见,接待规格比以往历届日本首相访美时都低。待到年9月田中第三次访美时,等待田中的已是福特总统的冷嘲热讽和基辛格国务卿的借题发难了。
总之,田中执*时期可以说是战后以来日美关系空前冷淡的时期。美国虽不会也不可能直接下令免去田中的首相职务,但也肯定不会希望田中这个不听话的“庶民宰相”长期在扶桑之国执掌权柄。而日本的统治集团则在为日美关系的空前紧张而焦虑不安。对他们来说,通过“换马”来改善日美关系则会是个聪明的选择。因此,完全可以说田中在日美关系上遇到的波折是导致他下台的一个原因。实际上,田中刚下台不久,颇负盛名的日本记者田原总一郎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田中下台是因为他“踩了美国这只老虎的尾巴”。
日本是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执掌行*大权的内阁首相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由于执*的自民*一直在国会占有多数席位,因此,只要自民*内部不分裂,其总裁就有了稳居首相宝座的保证。但是,自民*又是一个派系联合体,各派之间经常为争夺总裁、阁僚、议员等职位进行着激烈的明争暗斗。田中上台,就是他与大平正芳、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三派联合起来与福田赳夫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角福战争”的结果。当时,在最终决定自民*总裁人选的选举中,田中得了票,而得到前首相佐藤荣作和岸信介等人支持的福田为?,也就是说,自民*内支持田中上台的势力即“主流派”约占3/5,而支持田中之对手的“反主流派”则占2/5,而且后来还有一些人因田中上台后“分赃”不匀而转到了“反主流派”一边,所以田中*权的*内基础可以说并不是十分牢固的。这些“反主流派”平时尚可与田中*权合作,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兴风作浪,成为田中*权的掘墓人。
田中上台伊始,福田派就采取了与之对抗的姿态。当时,?田中组阁时采用了“论功行赏”的作法,让支持自己上台的田中、大平、三木、中曾根等“主流派”占居大多数**要职,仅将少数次要职位让与“反主流派”。福田派则针锋相对,拒不派员充任田中分给的两个阁僚职位,使田中一上台就处于难堪境地,不得不自己将该职位兼了起来。后来,福田派虽作出妥协并派员入阁,但对推行田中提出的*策则不予积极合作,有时甚至从中作梗。如前所述,对于田中作为“拳头产品”大力推销的“列岛改造论”,福田一直公开大唱反调。对于田中竭力推行的“小选区制”,福田本人虽未出面反对,但其后台老板岸信介等人则在关键时出阵牵制,不肯让田中把实现自民*多年追求实行“小选区制”这一愿望的头功抢到手。在田中内阁准备与中国签订《日中航空协定》时,福田派的别动队—青岚会更是一马当先,极力阻挠,使田中内阁为此大伤脑筋。
青岚会是个由自民*内年轻的鹰派*客组成的集团。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原来就是福田派的骨干成员或支持者,另一些人如中川一郎等人在“角福战争”时曾站在田中一边,因田中上台后未能满足他们要求人阁的愿望,只让他们担任了相当于副部长级的*务次官,于是他们便转过来与福田派一起反对田中。这个集团以反共产主义为主要特征,在中国问题上反华亲台,在朝鲜问题上“反北亲南”。
中日签订航空协定本是两国建交时约好了的事项,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可是以青岚会为急先锋的自民*鹰派却从中作梗,在*内多次发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日台航线,反对田中内阁接受中国*府提出的合理要求,使日中航线在两国建交两年后才得以通航,使田中内阁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在田中内阁准备与北朝鲜改善关系和对南朝鲜情报官员在东京绑架反对* 金大中一事持谴责态度时,青岚会也跳出来对田中内阁施加压力,使其不能充分实施自己的*策主张。青岚会的这些举动实际上反映了福田赳夫的意志。可以说,“角福战争”在田中上台后不仅没有结束,而且两*一直处在对峙状态,酝酿着另一场更大的冲突。
如果说福田赳夫是田中角荣的“宿敌”,三木武夫则在田中上台后与之结下了“新怨”。三木本是自民*内鸽派的代表人物,在恢复日中邦交等问题上与田中*见相同,曾支持田中上台执*。田中上台后,一直让三木担任内阁中惟的副总理职务,但三木与田中之间的关系却是江河日下,以至于三木后来竟成了田中*权的主要掘墓人之一。原因何在呢?
让我们还是从这个“副总理”说起吧!按照日本的法律,副总理本非必设职位,迄今出现过的几位副总理都是内阁总理大臣(即首相)鉴于当时人事安排或处理*务上的需要而随机任命的。田中上台组阁时,三木向他要求给本派3个阁僚职位,田中却只给了2个,理由就是让三木任副总理,说是副总理一职可相当于两个一般阁僚职位。
可实际上副总理一职只是个虚职,特别是三木当时就任的只是作为“无任所大臣”(即不管部长)的副总理,不直接管辖任河实际业务部门。三木就任后要求依照惯例到首相官邸内的办公室工作,也被田中拒绝。因此,可以说三木担任的只是个荣誉性的职务,并没有什么实权。后来发生“石油危机”时三木倒是露了一下脸,代表日本历访中东各国,开展“资源外交”,为日本克服“石油危机”作出了贡献。可是,这次出访实际上是要到处赔礼道歉,修复原来很紧张的国家关系,可以说是件田中很不愿干的蘇手的工作。这样,三木怎么会真心拥戴田中呢?
三木与田中之间的矛盾到年举行参议员选举时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这次选举中,三木的故乡德岛县只有一个议员名额,自民*亦只能推荐一名候选人,而自民*方面准备参加竞选的却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三木的心腹、现任参议员久次米健太郎;另一个是田中的心腹后藤田正晴。于是,在久次米与后藤田之间就展开了一场争夺自民*推荐资格和国会议员席位的“三角代理战争”。
-般说来,在竞选时得到自民*的推荐是比较有利的,因为那样不仅可以从*本部拿到竞选经费,还可以借助于本*在国民中的声望和*组织的帮助。在这方面,自民*内向来有“现任优先”的惯例,因而人们事先都预料自民*会推荐久次米为候选人。谁知田中扩大本派势力心切,竞利用手中权力出人意料地确定后藤田为自民*推荐的候选人,并且通过中央**部门向德岛县的**部门施加影响,要求他们协助推选后藤田。这还不算,田中在竞选期间还先后三次亲赴德岛声援后藤田。作为上司的田中如此不讲义气,身居下属地位的三木更是怒火难平,他竭力支持久次米作为无*派候选人参加竞选,并把手下干将都派到德岛去声援,还向舆论界公开指责田中所为“使日本回到了东条内阁那样的黑暗时代”。与此同时,三木迅速向反对田中的福田派靠拢,福田也不失时机地赶快向三木伸出橄榄枝,派出要员“代表福田”到德岛去声援久次米。
选举结果,虽然久次米健太郎当选为参议员,三木仍然余怒未息,对此次选举中田中所为耿耿于怀。他与福田密切合作,抓住田中及自民*在这次选举中大搞“金权选举”
却又遭到惨败并受到舆论严厉抨击这一良机,发动了一次“倒阁行动”;三木在选举结束几天后就宣布辞去内阁副总理和环境厅长官职务,随后,福田和他的主要助手保利茂也分别宣布辞去地位非常重要的大藏大臣和行*管理厅长官职务,企图一举迫使田中内阁垮台。此举虽因田中善耍*治手腕等原因而未完全奏效,但已使本已摇摇欲坠的田中*权更加弱不禁风。后来,福田和三木两派配合更加密切,频频在公开场合批评田中,并扬言如田中拒不下台,他们将不惜退出自民*另组新*,给日本统治集团造成了巨大冲击。此举又与报刊上揭露田中非法敛财和私生活方面的艳闻造成的冲击遥相呼应,终于迫使田中从*坛 上跌了下来。其实,日本舆论界还有人指出最终直接导致田中下台的那些揭露文章就是福田等人指使人搞的,此说虽至今未得到 证实,但也足可使我们闻到“角福战争”中的浓烈火药味儿。
*策受挫、国内外*内外诸种矛盾的激化等打击虽使田中*权伤痕累累、危在旦夕,但 使其结束*治生命的则是那两篇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是那文章中揭露出的金钱女色问题引燃的战争烈火。
在日本,田中早已被视为善于摘“金权*治”的代表人物。他善于用金钱来攫取和维持权力,善于使用权力攪取金钱,摘权钱交易。这是田中的多年*治生涯给人们留下的难以抹掉的印象。
田中岀身于一个贫穷的马贩子家庭,16岁时只身一人到首都东京闯荡,依靠半工半读为生。后因娶房东家的女儿---个比田中大8岁、离过婚并带有一个孩子但却有巨额财产的女人——花于为妻,遂利用妻家的财产发迹为名声显赫的建筑业资本家。年,他凭着自己的资产步人*界,当选为众议员,第二年又被破格提拔为法务省*务次官。可是,就在这一年,即在田中刚开始掌握一些权力的时候,他就被控告在国会审议将私营煤矿收归国家管理法案问题上收受资本家巨额贿赂,并经国会批准被警方逮捕,年被一审判决拘役6个月。虽然后来二审又改判田中无罪,但此事已在田中历史上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
然而,田中本人却丝毫不以这次被捕事件为戒C随着他在自民*内地位的提高,其玩弄金权*治的手腕反而日益纯熟起来。特别是他先后几次岀任自民*实际上的 负责人一干事长期间,利用执掌*内财*、人事大权的有利条件,一面想方设法为自民*筹集“*治资金”,一而“活用”金钱武器,使自民*在多次国*选举中获得胜利,因而被称作“选举之神”。与此同时,田中也借机在*内外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在年田中与福田争夺总裁职位时,田中也为争取选票花了大笔金钱。据日本报界揭露,田中为了得到当时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中间派一中曾根派的支持,曾一次交给中曾根康弘7亿日元。按照福田的说法则是:在这次总裁选举中,福田仅花了1亿日元,而田中则花了亿日元,田中当选就是大笔花钱的结果。当然,田中搞金权*治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年田中任干事长期间,他手下的**要员搞诈骗、逃税,倒卖国有资产从中渔利等一系列丑闻相继被揭露,形成了 的“黑雾事件”,田中不得不引咎辞去干事长职务。
在担任首相期间,田中在年举行的参议员选举中又因搞金权*治跌了一个大跟头。
如前所述,田中上台以后,因在众议员选举、推行“列岛改造论”、改行“小选区制”等重大问题上接连受挫,其内阁支持率已持续下降,*权基础已很不稳固。于是,定于年7月7日举行的参议员选举便成了对田中内阁的严峻考验。当时,自民*与在野*在参议院的势力对比已悬殊不大。如果自民*在这次选举中失败,失去在参议院的多数地位,那么,自民**府提出的议案将因在参议院不能通过而无法实施,从而对田中内阁甚至自民**权的生存造成重大威胁。因此,田中不遗余力地投入了这次选举,企图再现其作为“选举之神”的威力。首先,他为这次选举投入了大量金钱,据说总数达0亿日元之多。这也大大抬高了参议员的“价码儿”。当时,日本有“十当七落”、“五当三落”之说,意即:在参议院全国选区候选入需花10亿日元才能当选,只花7亿日元则要落选,而实际上有的候选入竟花了15亿日元;在地方选区,候选人也要花5亿日元才能当选,仅花3亿日元则会落选。不仅如此,田中还与财界密切配合,让各企业主动员本企业职工支持自民*候选人,出现了欧美国家少见的“企业整体选举”的局面。田中本人也披挂上阵,以每天万日元的价格包租了两架直升飞机,在竞选期间每天乘直升飞机到全国各地巡回发表演说,声援自民*特别是田中派的候选人。据说,田中在这次选举期间共发表演说达次之多。然而,事与愿违,田中如此大张旗鼓地搞金权选举,特别是其明目张胆地与资本家携手大搞“企业整体选举”的作法受到了舆论的严厉谴责,遭到广大国民的强烈反对。结果,自民*在这次选举中又遭惨败,得票率低于40%,所得议席比选举前减少8个,从而使自民*在参议院的议席低于半数,选举后赶忙将以无*派身份当选者拉人自民*才算勉强超过半数。这一结果给日本统治集团造成了巨大冲击。自民*内其他派系均对本派席位减少而唯独田中派席位增加深为不满,指责田中利用职权优先将本*竞选资金分给了田中派候选人;福田、三本则趁*内外均对田中不满之机激烈地批判田中搞金权*治,并于选举结束几天后就相继辞去阁僚职务,企图一举迫使田中下台。自民*的后台老板——财界也因自民*花去大笔金钱却不仅未能获胜反而导致怨声载道而十分不满。素有“财界总理”之称的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土光敏夫于选举结束后不久宣布:经团联今后将不再像以往那样统一为自民*筹措*治资金。一直是出钱大户的九大电力公司和其他一些企业也宣布不再向自民*提供*治资金。日本统治阶层的上述举动给田中*权以严重打击,使其内外交困,犹如坐在火药桶上一样。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日本颇有影响的月刊杂志《文艺春秋》于年10月发表了新派记者立花隆撰写的题为《田中角荣研究一脉与人脉》的文章,揭露了田中及其亲友利用设立“幽灵公司”偷漏税、钻*策空子倒卖土地等手段覆取大笔金钱的行为。同期杂志还刊载了儿玉隆也写的揭发田中与其后援会负责人佐藤昭女土之暖昧关系的文章,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好似点燃了田中身下火药桶上的导火索一样,使田中一下于斯文扫地。社会*等在野*闻风而动,立即组成了调査田中上述问题的专门班于,并扬言要在国会加以追究。福田派干部则在自民*的干部会上追究田中的责任,福田、三木两人还公开暗示不惜以另立新*之分裂行动与田中对抗。一些外国记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突然就上述报道向田中发问,更把田中搞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翌日,西方国家各大报乂将此事作为头条新闻大肆报道,使之成为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
这些报道又返回日本国内,真是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进一步掀起了声讨田中的声浪。在野*还提出要在国会传唤田中的亲信和情妇到国会作证,如此议付诸实施,将使田中更加身败名裂。同时,舆论调査田中内阁的支持率直线下降,到11月已降至12%,为战后历史上 水平。在此重重打击之下,田中的身心已到了忍耐的极限。据说,当时田中的血压、血糖升高,口眼歪斜,已动弹不得。自民*内的元老甚至盟友这时也都出面劝他先保存实力以图来日东山再起。于是,争强好胜的田中这时也只好叫人起草了辞职声明,于11月26日分别请自民*干事长二阶堂进和内阁官房长官竹下登在自民*干部会和内阁会议上代读,凄凄惨惨地从权势之巅跌了下来。
然而,事情并没就此结束。
年2月5日,从美国传来消息,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为推销“三星”飞机向日本*府高级官员赠送了巨额金钱。日本哗然。
7月27日,东京地方检査厅以违犯外汇法嫌疑逮捕田中,田中不服,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开始了。
年10月12日,东京地方法庭一审判决认定田中受贿5亿日元,判处其4年徒刑,罚款5亿日元。
日本实行三级终审制。一审判决后,田中提出上诉。
年7月29日,田中二审败诉,继续上告,三审如何,人们拭目以待。
年10月14日,田中角荣通过其女婿宣布他在本届众议院议员任满后引退。洛克希德案是否能赢,还是个问号,但田中的*治生涯,似乎已划上了句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