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相信很多朋友都被不久前发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大爆炸的视频震撼到了,看了这视频才知道啥是冲击波……原本抗日神剧都是骗人的……爆炸前后分两次,其波及范围公里,相当于3.3级地震,爆炸中心的港口被夷为平地,目前已有人在爆炸中丧生。在这次诡异的大爆炸后,目前事故被认定为由存放在港口的吨 铵引发,随后当地*府又声称不排除火箭弹干扰的可能。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前往贝鲁特慰问时,被民众包围。民众高呼:“总统先生,请不要把钱给我们腐败的*府!”随后在互联网上有6万黎巴嫩人请愿要求国家交给法国托管……10日,黎巴嫩总理宣布*府全体辞职……这……感觉这剧情仿佛走进了《碟中谍7》的片场此处当有BGM有同事看了我之前写的关于伊朗的文章《演员的末路:从伊朗击落客机到国民*之败》就对“中东”这俩字产生了浓厚后的兴趣,特地“点播”,让我写一篇关于黎巴嫩大爆炸的文章。说实话,黎巴嫩选题难度非常高,我尽量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一下这个曾经的“中东巴黎”是怎样沦为一个“失败国家”的。很多人对中东的印象就一个字——乱然而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无论是叙利亚、伊拉克还是伊朗,在乱这件事上和黎巴嫩比都是弟弟。如果你去黎巴嫩旅游,一定会见识这个被古文明层层堆叠的美丽国家:腓尼基时代兴建的城市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年以前。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十字*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现代修建的蓝色大清真寺……
黎巴嫩历代统治者: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倭马亚人,十字*,马穆鲁克人,土耳其人和法国人。
黎巴嫩历史上就是中东地区中在民族上,宗教信仰和*治上最混乱的地区,没有之一……从地图上你就能看出她的地理位置就特别倒霉,地中海西端,西临叙利亚,南接以色列……黎巴嫩从奥斯曼土耳其独立之后,领导层一直是基督教马龙派(马龙派是基督教非常古老的的一个分支,目前属于天主教廷,马龙派大主教是教宗下面的一个枢机主教。)而她的周围全是伊斯兰国家,并且还是伊斯兰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矛盾冲突尖锐的那些国家……又挨着“中东小霸王”,那个谁心里想打我我就打谁的以色列……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一直充当着一个“难民收容站”的角色。在各国不为统治者所容的人们迁居黎巴嫩,逐渐形成了这个人口和信仰极其复杂的国家。基本上可以说黎巴嫩就是一个不断上演”农夫与蛇“剧本的”农夫国家“。前面的辉煌历史我们今天篇幅所限,就不多说了。被称为”中东巴黎“的繁荣时期是从 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的。在此之前黎巴嫩是在奥斯曼土耳其治下。国祚六百余年的奥斯曼帝国,就犹如西方世界的”大清国“,统治者是土耳其人,而居民都是阿拉伯人……利用一战土耳其站同盟国的这个机会,中东阿拉伯国家基本上都倒向了英法协约国。战后的黎巴嫩就由战胜国法国托管。由于黎巴嫩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马龙派,在信仰与文化上和西方之间信任度较高,于是成了西方,主要是法国在中东投资的节点。特别是由于西方的天主教和中世纪相比随着欧洲的进步变的较为世俗,黎巴嫩的民风就一起变得世俗开化。黎巴嫩民族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目前接近一半是基督教,于是乎这里有这两大特产:雪松林和美女。之所以人们对黎巴嫩的印象是美女如云,原因是这里是中东地区妇女不遮盖面部的少数国家。这里一度成了中东地区最开化和繁荣的地区。年法国结束了委任统治,黎巴嫩独立了。独立的黎巴嫩效仿西方成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议会制度。但是她的国情和西方很不一样,当时居民中一多半是基督徒,另一半是穆斯林,并且穆斯林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经过长期的协商,最终确定,总统由马龙派基督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会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国家方针奉行中立,市场开放。要说单纯黎巴嫩本国人,本着相互尊重,和包容的原则建立*府倒也相安无事。问题就在于中东这个地区战后权力格局变化很大。由于石油的发现,逊尼派国家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崛起,逐渐成了黎巴嫩逊尼派的”外国爸爸“。由于几次*事*变,邻国叙利亚由什叶派掌权至今,加上什叶派的伊朗成了黎巴嫩什叶派的”外国爸爸“。再加上基督教的西方爸爸。黎巴嫩原本相安无事的三方势力各自都有了海外背景。于是各方在海外爸爸撑腰的情况下开始寻求扩大权力范围,主要是寻求压缩基督教*府的权力。恰逢年以色列在隔壁独立,阿拉伯国家联合进攻以色列,倒霉催的黎巴嫩也参加了。此后历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均告失败。原本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就成了难民……被以色列人赶出来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曾经的领导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阿拉法特,到附近国家寻求庇护。同为伊斯兰国家的埃及接收了巴解组织,巴解组织就跟其反对派兄弟会联合,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埃及开始驱逐巴解组织。巴解组织也曾被约旦收容,巴勒斯坦人以约旦为根据地向以色列进攻,并联合叙利亚计划入侵约旦。最终这乱局以约旦国王侯赛因率*驱逐巴勒斯坦人告终。埃及和约旦都不要的巴勒斯坦人最终选择了一个最软的柿子——黎巴嫩。进入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就把这当自己家了……并且和伊朗扶植什叶派武装黎巴嫩真主*一起,占据黎巴嫩南部和以色列接壤的地区,不断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黎巴嫩本国的基督教长枪*,想要效仿约旦*队也驱逐巴解组织。问题就是在基督教*队驱逐巴勒斯坦人和同为穆斯林的埃及和约旦*队驱逐巴勒斯坦人的性质就变了,很多黎巴嫩本国的穆斯林加入了敌对一方。黎巴嫩的基督教长枪*和巴解组织及其分支于年开始打内战。内战的形式基本上就是巴解组织袭击基督教平民,长枪*就袭击巴勒斯坦平民……打着打着以色列开始介入,到了年。以色列直接武装进入黎巴嫩南部,至今该地区归属权还没划定。以色列进入黎巴嫩南部打击巴勒斯坦,伊朗也不闲着,利用黎巴嫩的什叶派组织了真主*打以色列。就这样,黎巴嫩变成了一个周边国家代理人战场。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16年之久……一个好好的”中东巴黎“,被打成了废墟。战争到年才逐渐算是结束了。这个时候黎巴嫩出现了一位算是很卓越的*治家,总理拉菲克·哈里里。
拉菲克·哈里里是农民出身,内战期间旅居沙特阿拉伯,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建筑公司。
在为沙特王室修建行宫时,结交了后来的沙特国王,深受赏识,于是快速爆发。资产一度达到30亿美元。
内战期间,哈里里就利用自己的钱,在黎巴医院以及各种人道主义组织,建立起了较高的威信。
后来就被选为黎巴嫩总理,其施*方针跟沙特阿拉伯差不多:保持中立,自由开放,亲西方,发展旅游,吸引外资。在其领导下,黎巴嫩的重建很快,才有了今天还能去旅游,还有比较强的银行业。但是看了前面你也能懂,三足鼎立的黎巴嫩,一个逊尼派总理太过 ,可怎么行?年的时候一次汽车炸弹袭击夺去了哈里里的生命。和这次一样,也是不知道谁干的。事后调查为什叶派的叙利亚高官和真主*参与策划。哈里里死后,虽然他的儿子撒阿德.哈里里年又被选为总理,但是爹都为人民服务死了,儿子也不想干啊,很快就宣布辞职。毕竟人家不趟浑水,也是大富豪,凭啥冒着生命危险去为人民服务呢?于是黎巴嫩的*府人员,基本上没人想要真的干点*绩。大家在各自**的庇护下能少干点就少干点,能捞就捞。少干少错,干多了小命不保。年国际透明组织调查,黎巴嫩清廉指数在全世界排名垫底。这次爆炸的吨 铵,七年前由海关罚没,至今相互推诿无人处理,直到发生惨剧。本届*府于8个月前组建,本来被寄予厚望,随着这次搞不清事故还是人为的大爆炸。现任总理的家人在爆炸中受伤。总理和内阁成员,也和撒阿德想法估计一样,立马辞职。如今黎巴嫩*府属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态,疫情后经济本来就困难, 消息是其国家食品储备仅够四个月。基本上,以上就是黎巴嫩事件的背景。一场由仁慈接纳难民引发的,由于信仰割裂造成的谁也不服谁,但谁也不想负责的恶性循环。至于离开多年的法国是否会接手托管,这就要看后续发展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年以色列出兵黎巴嫩的时候,法国也出兵来着,只不过是去帮助黎巴嫩*府的。黎巴嫩的局面同时也告诉全世界,人类社会是很复杂的,尽管民主*治、自由开放这些*策黎巴嫩都具备,但是却不断陷入内战。究竟是什么造成了黎巴嫩式的失败,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推荐阅读:Tiktok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6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