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文/轩辕问非
年6月19日,从朝鲜获释返美还不到一周时间,美国大学生瓦姆比尔去世了。因在朝鲜旅馆试图带走一张宣传海报,瓦姆比尔被判了15年劳教,而在朝鲜被监禁期间,瓦姆比尔就一直陷入昏迷状态。
在瓦姆比尔去世的当天,《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披露,早在一年多以前,白宫就派遣特使通过秘密渠道与朝鲜方面接触,努力通过谈判来营救瓦姆比尔,当然也包括其他两名被朝方扣押的美国公民。是时间段上看,整个过程是从奥巴马执*的后期持续到今天。换句话说,无论谁当总统,美国*府对于在境外落难的美国公民不遗余力地营救的立场一直不变。
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比如,年3月17日,美国女记者凌志美和李丽娜在中朝边境制作一档视频节目时,遭遇朝鲜边防人员的扣押,随后被以非法入境和敌对行动罪判刑12年。白宫与朝鲜方面经过几个月的秘密斡旋后,年8月4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然飞赴朝鲜,与时任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会晤,并于当天将凌志美和李丽娜接回美国。顺便说一下:凌志美是华裔美籍,李丽娜则是韩裔美籍。
年,以色列 飞行员阿拉德在驾机执行任务中遇险, 在黎巴嫩南部跳伞失踪。以色列官方认为,阿拉德遭到“阿迈勒运动”的扣押。自打那时候开始,以色列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用以寻找阿拉徳一人,而且这次寻找至今已持续了整整三十年。事件发生的当时,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就筹集了一千万美金用以专项经费。
特别要说的是,阿拉德当年跳伞时携带了一支AR-7型步枪。年10月,在经过多年谈判后,以色列方面竟然用52名黎巴嫩真主*的囚犯,换回了阿拉德随身携带的那把AR-7型步枪。步枪已经回来了,但围绕阿拉德的谈判一直持续着,不过,阿拉德至今仍下落不明。黎巴嫩真主*先前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阿拉德已死亡。但以色列方面却始终拒不接受这一论断,并承诺继续寻找阿拉德。
以色列人吉拉德·沙利特,出生于年,以色列国防*装甲兵团的一名士兵。年6月25日,在巴勒斯坦*队从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境内展开的越界突袭中,沙利特因受伤而被俘,并被哈马斯当作人质关押了五年。沙利特被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抓走后,以色列*府展开了高级别的*事搜救,但经过了四个多月的努力,*事搜救宣告无效。
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以色列*府一直在寻求营救沙利特的方法,直到年10月11日,以色列方面经过与哈马斯的艰难谈判终于达成协议:以方用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包括27名女性),换回沙利特1人。值得一提的是,从沙利特被俘开始,以色列多家媒体分别在两个地方搭起帐篷:一个是沙利特的家,另一个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住处外面。媒体的目的有二:一、及时向全世界通报沙利特家人的情况;二、盯紧总理,看他是否全力营救沙利特。
按某国人的惯用思维方式,肯定有不少人认为,沙利特应该是高官子弟吧?至少也得是富二代之类的,或者他掌握了以色列*方的天大秘密?可惜,真让某国人失望了——在某国,这个可以有,但在以国,这个真没有。沙利特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在*队里也就是一个普通士兵。这就是比1的世界。其实,用数百倍在押的巴勒斯坦人换回一个士兵,长久以来以色列*府一直就这么干。可靠数据表明,这个比率是比1。而沙利特之所以成为特例,并非因为他有多特殊,而是哈马斯这回提高了价码,以色列*府不得不接受。
说到这,我们必须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建立国家?或者说,一个现代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些听起来貌似很高大上的问题,其实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答案也非常的简单:国家的存在即为国民谋福祉,具体一点,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障国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不受侵害。
如果有这样的国,为了救回一个普通公民,不惜付出巨大代价,甚至不惜以出让国家利益为妥协,这样的国,你爱或是不爱?反过来,如果也有这样的国,当国民被恐怖分子杀害,这国的某些历来只懂打嘴炮的部门却说“该国民因传教被杀”,说好的宗教自由这时候却成了国民“该死”的理由……这样的国,你爱或是不爱?
在上面谈到的案例中,无论是美国前总统飞赴朝鲜营救两名记者,还有以色列用名在押人犯换回1名士兵,其之内在逻辑是这样的:在公民个体看来,只有当国家可以不惜代价去营救那些与我毫无关联的人,我才有理由相信,如果这种事情某天发生在我身上时,国家也会不惜代价来营救我。而从国家的角度,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今天国家不惜代价也绝不放弃与你们毫无相关的人,某天国家也不会放你们当中的每一个人。
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话说,战国时期,鲁国攻打邹国,邹穆公率*抵抗,可是邹国的*队不堪一击溃不成*,而邹国的百姓却在一旁幸灾乐祸。邹穆公大怒,便对孟子说,这些刁民着实可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却无动于衷。孟子回答说,丰收时你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灾年你守着满仓粮食,却让百姓饿殍遍野还得唱歌赞美你,既然国家是你一个人的,它的生死存亡又干百姓底事?
类似的狗血历史事件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所谓“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实质上所表达的无非这样的现实:爱一个国也应该是有条件的。在这个问题上,加拿大华裔学者文昭先生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世间只有这样的两种爱没有条件:一种是宗教的慈悲之爱,另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爱。除此之外,任何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以无条件所鼓吹出来的爱,都是骗子的把戏。”
我个人完全认同这个观点,但坦白说,我还是认为这个说法太过客气了。试想,如果有个人让你必须无条件爱他,且无论他对你做了什么,你都必须赞美他。那这个人肯定就是恶棍流氓。就算把“一个人”换成“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恶棍流氓的本性并不会改变。如何让恶棍流氓不再得逞呢?其实也并不复杂,前提是,比1的逻辑关系我们必须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