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刚刚过去的年5月1号,文莱正式执行伊斯兰教法。该国宣布,执法分三阶段: 阶段针对不雅行为,如公共场所接吻,未婚女性怀孕等,实行罚款和监禁。第二阶段针对盗窃和抢劫罪,所受处罚包括鞭刑和截肢等。第三阶段则于今年年底生效,届时同性恋和通奸者将被投石处死。
与此同时,任何对先知穆罕默德的批评,以及对其他宗教的宣传,均属犯罪。
该法适用文莱境内所有人,包括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也包括在文莱居留的外国人和临时来文莱的外国游客。
全世界对此都惊异莫名。
文莱现任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HassanalBolkiah)
伊斯兰国家,大部分位于西亚及北非。略通世界史的就知道,那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极值得探索的一个区域。
我在埃及旅行时,加入过一个驴友群。群里不乏曾单枪匹马走完亚非的大神们。黎巴嫩,伊朗,巴勒斯坦……越是禁忌越是兴趣盎然。提起两河流域,拜占庭帝国,每个人都能眉飞色舞和你讲一段。
但现在,群里贴出中国驻文莱大使馆的官方提醒后,群内沉默半响,有人说,现在去伊斯兰国家旅行,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再无人反对。
(一)
伊斯兰教法,近年来一直在全世界推进,包括那些温和穆斯林和世俗穆斯林的国度。
比如文莱,就一直被认为是温和穆斯林国家。到什么程度呢?到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把文莱形容成“世外桃源”,“和平之邦”,“幸福指数极高”的国家。
文莱*府如果知道中国的旅游媒体对它的品牌宣传,是不是应该有一丝歉意?
这是玩笑话。他们当然没有。
面对不解和指责,文莱*府拿出了“就你多管闲事”的傲娇态度。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HassanalBolkiah)是这么说的:文莱达鲁萨兰国是一个主权伊斯兰国家,完全独立,像所有其他独立国家一样,实行自己的法治。
苏丹:就你多管闲事?
所以你看,和其他宗教不一样的是,伊斯兰的行为法则,我们并不能客气的将其称之为“教义”,而是确确凿凿的“教法”。一套独立的强制执行的法律体系。
在中国寺庙里,你对着释迦摩尼出语不敬,和尚们只会合掌一句阿弥陀佛。而对基督教,尼采早就敢长叹上帝已死。但你试试在伊斯兰国家批评真主安拉?
这就是区别。
在文莱,穆斯林只占人口总数三分之二,年人均GDP达2.6亿美元,生活富泽,安居乐业。但依然决意推行古代的伊斯兰教法。
所以,伊斯兰问题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他们一个宏大的理想。
说到旅行,在东南亚,同是伊斯兰国家的马来西亚有个诗巴丹,印尼有个巴厘岛。至于文莱,能不去就别去了吧。
(二)
还有土耳其。
原本,土耳其无疑是最世俗化的穆斯林国家。
凯末尔将*是土耳其的近代国父。年,他宣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废除作为国教的伊斯兰教,关闭宗教学校和宗教法庭……他的土耳其*队实行铁血*策,强行实施了世俗化。
可以说,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就是这个国家的一部近代史。
而它的现届*府,埃尔多安,又开始推行伊斯兰化。再一次开办宗教学校,颁布禁酒令,禁止未婚夫妇在公共场所牵手或其他亲密举动,甚至国议员们也戴上头巾。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与现任总统埃尔多安
我去过两次伊斯坦布尔,两次均遇到过爆炸。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这是ISIS组织的恐怖袭击。直到出生在伊斯坦布尔的姑娘Hatice,告诉我这其实是埃尔多安宗教*策下的民族矛盾。
他们是土耳其东南边境的库尔德人。因不满埃尔多安强制他们伊斯兰化,而进行的报复性袭击。
生于80年代的Hatice,是一个典型的土耳其中产家庭女儿。自小,她的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欧化的城市。她从没戴过头巾,工作后又在大学任教,一直生活在世俗主义的伊甸园里。在她看来,埃尔多安*府的国议员重新戴上头巾,就是一个笑话。
但她很快被相关部门警告,Facebook上的ID也被注销。
后来,Hatice去波士顿出差,认识了她的老公,跟随他到了美国。
“我并不算一个反*府主义者,也谈不上不关心*治,我只是错误的以为我有发表评论的权利”,时隔三年,已定居在纽约的她,依然抱屈的这么说。
本文也不关心*治,只谈旅行。
其实,我依然建议你去伊斯坦布尔——也是我 的地方之一。横亘着的年沉重的历史和宗教,并不妨碍它成为情人一般的城市。*昏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被染上甜蜜的蔷薇色,那是一个你用怎样劣质的镜头都不会拍失败的城市天际线。
生活永恒不易,幸好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日落特别慷慨华美
全世界的背包客都不管不顾的停留在加拉塔桥的水烟馆
土耳其的西部,如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等城市,地理上属于欧洲,经济发达,世俗化程度高,也相对安全。而这个国家的东部,实打实就是个伊斯兰社会,人们的长相也偏向西亚的斯坦诸国。尤其东南边境的库尔德聚集区,跑去就是你自己作死。
伊斯坦布尔,要去就快去。
起码到今日,博斯普鲁斯海峡上空的海鸥,还在自由飞翔。
年6月24日,埃尔多安再次当选土耳其总统。此次大选也意味着土耳其的议会制被废除,总统制正式生效。现任总统的权利,可能将超过国父凯末尔。
根据新宪法,土耳其将不设总理职位,大权集总统一人之手
也别以为重新戴上头巾的例子没有。
70年代穿比基尼的伊朗女性
如今的伊朗街头
,话题说远一点。
在描述中东问题和反恐的美剧《Homeland》里,任职CIA(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女主卡莉对沙特驻美大使有过这样一段威胁:她是你最钟爱的女儿,我敢保证她不能再进入北美,欧洲,任何一间西方世界的学府,就让她留在你的国家里,穿黑袍,嫁人,发胖,我敢保证这就是她以后的人生。
剧里,沙特大使妥协,为他女儿未来不穿黑袍的人生。
当然,这只是西方视角的电视剧。但可以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也似乎不必深入,毕竟,我们只谈旅行。
-Theend-
?本文是一篇原创文章,作者保留权利?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