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的就医误区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216/4537801.html■九月特别策划
本月,我们策划了共同未来人物系列“公益龙门阵”。“龙门阵”在四川话里的意思是吹水、喧慌、打牙骹聊天、闲谈。(如果前面的词都看懂了,恭喜你,将会在共同未来找到同乡~)
我们将以这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共同未来各部门的志愿者,分享他们的故事与感悟。
本期人物简介
詹尉珍,共同未来驻黎巴嫩前线办公室的官员,被我们叫做“詹经理”。她常常出现在“共同GPS”这一栏目中,向我们传达黎巴嫩前线的进展。
詹经理温和、话不多的外表下,是探险家的性格——果敢,包容,总在探索各种可能性。
Q
您对想从事公益的人有什么建议吗?
詹尉珍:“建议谨慎入行。”(笑)
詹经理给出这个答案背后的原因简单得出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益并不是一个能够获得丰厚收入的领域。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公益行业的发展道阻且长。能不能通过公益获得体面的生活,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然而,对于詹经理而言,公益是她“不得不”的选择。
詹经理和难民姑娘们在一起(图片经过处理)
投身公益
大学毕业后,尽管对于“人”的关切和热情让她想直接进入公益行业,但是在导师的建议下,詹经理进入了上海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负责处理国际商事案子。天天与财务破损、商业保险打交道,詹经理希望寻求一些改变。
于是詹经理想到了大学期间曾经来学校上过课的致诚公益,一家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公益组织。在一年的工作后,她辞去了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进入了自己一直想从事的公益行业。
致诚的机构里有一间锦旗室,里面满满当当地挂满了受助的孩子和家庭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个被改变了命运的孩子。望着满眼的锦旗,她感到一切都对了。
对于詹经理而言,意义感至关重要。“我是真的没办法,因为我觉得我试过其他的领域了——试过了以后我还是想回来,因为我在这里(指公益行业)是开心的。”在詹经理心目中,转行做公益并不存在所谓的“高尚”与“有勇气”,只是一份更适合自己、更让自己觉得快乐的工作。“原本是完全当作一个工作在做,但现在是有意义感地在工作。”
在詹经理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去往世界各地、认识更大世界的愿望。从自己精专的儿童保护领域出发,她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够与不同文化接轨的机会。
在日内瓦参加人权理事会时,詹经理发现国际儿童保护领域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难民儿童。彼时,她恰好了解到从事难民儿童保护的组织“共同未来”将在黎巴嫩前线开设办公室。尽管对中东地区了解甚少,詹经理想要从事国际儿童保护的想法让她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Q
刚开始到难民营的时候是什么印象?
詹尉珍: 次去啊,就感觉电线很多,房子很杂乱。
初到黎巴嫩,詹经理跟着共同未来的Micheal去不同的项目点“跑一跑,了解一下当地的状况”。共同未来在黎巴嫩的项目点一个在贝鲁特的Shatila和Burj难民营;另一个在贝卡谷地,主要居住的是叙利亚难民。
詹经理前往的 个难民营是Shatila难民营。这里是黎巴嫩 的难民营,入眼是与其他居民区无异的楼房。这个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巴勒斯坦难民营,曾经因为历史上的“Shatila大屠杀”而臭名昭著。营地内的*治、宗教*派林立,常常纠纷四起。詹经理印象最深的,就是被Micheal几次三番地提醒:保持谨慎,不要拍照。
Burj难民营的入口
紧接着的目的地是贝卡谷地,需要从办公室驱车一个小时。这里的地形宽广平坦,搭建着成片的帐篷。“比较像印象中的难民营。”
詹经理初到黎巴嫩时处理的大多是行*工作,现在更多地扑在项目上。位于难民营的中心目前都已经开展了项目:Shatila和Burj难民营的Alsama中心开展了英语课和缝纫课,最近还新开设了中文课程;贝卡谷地的LPI中心开展了英语课和小额助养项目。
这两个中心现在成了詹经理常常“跑一跑”的地方。每周,她都至少要去一次难民营:查看各种课程的进展,讨论项目如何结尾,提醒合作伙伴填写表格,帮助处理打印机之类的琐事。在詹经理不厌其烦的指导和陪伴下,一批青年难民女性也逐渐成长起来,成了独当一面的社群 。
詹经理在和合作方沟通缝纫课包包售卖事宜
“诶,工作上麻烦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詹经理说。在办公室里,她不仅要打理项目监管的事情,处理好财物和项目流程,还要应付生活中零零碎碎的小事:买水、修理抽水机。
供电更是个大问题。黎巴嫩城市常常每天一停电就是七八个小时,作为首都的贝鲁特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每天要停电三四个小时。尽管可以用楼房里的发电机供电,但是一旦这种不稳定的电源中断,屋里就漆黑一片。詹经理对于这种停电见怪不怪,如果是晚上“就直接睡觉呗”,如果是白天“不过是屋里黑一点嘛”。
她也想过,如果当时定下来两个女生一起驻扎在黎巴嫩的话,多一个人帮衬着会好很多。不过那个女生因为家人反对,未能成行,现在她只能一个人处理这一切。不过好在,在中心的合作伙伴也是些热心的姑娘,“她们也在帮着”。
Q
贝鲁特不是“中东小巴黎”嘛,你工作之余会出去玩吗?
詹尉珍:也会。但我和这里的华人聊天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传播了一个假的黎巴嫩,整天和难民呆在一起。
詹经理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项目上,最长的时间都是在与合作伙伴打交道。“我大部分的生活就是围着她们转。”
工作之外
詹经理口中的“她们”多数是来自巴勒斯坦或叙利亚,一些姑娘的英语并不好。不会阿拉伯语的詹经理常常用翻译软件和她们交流。但语言不通的她们却成了关系很好的伙伴。“就是她来我家住一下,我去她家住一下。比如我没吃中饭,就去她家吃一下。”
詹经理记得去合作伙伴Nadia家的场景:一大家子住在一个楼房里。从奶奶这一辈开始就住在一起,楼上楼下就是是叔叔姨妈。
次见到Nadia的奶奶,老人家对这个中国姑娘格外热情。家里招待了鹰嘴豆泥、西红柿、炸鸡块等中东地区的特色食物。“结果第二次见我的时候,奶奶就把我忘了!”詹经理哭笑不得。过了几个小时,奶奶才想起来:“你是不是上次来我们家的那个谁?啊!世界真的好小啊——我是巴勒斯坦人,你是中国人,我们都在黎巴嫩。”
“奶奶很可爱,妈妈也很好。”詹经理说。每次见面,奶奶和妈妈都要亲一亲詹经理的脸。
Nadia奶奶和詹经理
问及有语言障碍的詹经理怎样和这些中东的姑娘们打成一片,她的答案是:尊重。在詹经理看来,尊重其实就是落实在细节上的,做起来都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每次做事前问问她们“这么做可以吗?”,拍照之前问问“可以拍照吗?可以不拍脸吗?”能说会道的Nadia发言时,认真倾听她的想法。
这种随和的性格让詹经理在不同的文化里,始终保持着佛系的心态。不管遇到多大的问题,她似乎总是一句:“还好吧。”
Q
这里的人会不对你一个中国姑娘很好奇啊?
詹尉珍:好奇有什么用?我又不会阿语。这里的小孩子见到我老是喊“QingChiongChiong”,可能是哪句中国话被他们用了以后变成这副样子。
黎巴嫩办公室是詹经理的工作的地方,也是詹经理目前的家,吃饭、住宿都在这里。
楼下的邻居见得多了,也就都彼此熟络起来。邻居们时常邀请这个中国姑娘到家里做客吃饭。礼尚往来,詹经理的家里也接待过不少住在上下楼的黎巴嫩邻居。
合作伙伴也会受邀来访。她们来的时候总是带上一点食材。“她们做一个当地特色菜,我做一个中国菜,大家都是吃米饭嘛。”这几天詹经理发现了一家地道的中餐馆,也急于与这些姑娘们分享,念叨着哪天和她们一起去尝尝。
詹经理与朋友们分享美食
办公室紧邻一个公园,那里是詹经理下班后消磨时间的地方。公园里能见到一些小摊,边上坐着抽水烟、喝咖啡的人。“小小的一杯,很苦,有股味道。”詹经理这样评价当地的咖啡。
公园里还有许多运动设施,从网球场、篮球场到足球场一应俱全。詹经理最喜欢的是网球,下班后就溜达过去就和当地人来一局。也因此结识了一些朋友,打完网球后就一起约着去吃饭聊天。
大汗淋漓之后,一天的精力都得到了释放。
詹经理常去的公园
疫情之前,她还打算过去隔壁的马场报一个班,学学骑马。可惜由于疫情马厂关闭,詹经理的愿望未能实现。
如今黎巴嫩的疫情依然严重,黎巴嫩全国的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三万。难民营由于空间拥挤、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设施,状况更糟糕。“而且没什么措施。”合作伙伴也在询问,是否需要停课。
黎巴嫩的疫情和动荡难免让远方的家人牵挂。詹经理也会在下班之后与家人通话,汇报这里的情况。“有时候每天打(电话),有时候隔一个月打。”
Q
那你现在开心吗?
詹尉珍:跟朋友聊的时候,他们都觉得我挺开心的。
在黎巴嫩的工作让詹经理觉得很充实,也学到了很多。然而,詹经理探险家一般的性格注定不会让她长久停留。
“总有一天会去别的地方的。因为我们做公益的,也有职业发展的路径的呀。”詹经理说,如果有一天她感到自己了解得已经足够了,对于自己的每一个举措都能做出清晰的预判,再没有更多的东西值得她学习了,那她一定会选择下一个目的地,开始新的学习和成长。
做更大的项目,了解更大的世界,帮到更多的人——这是詹经理的野心。
问及希望数年之后别人能给予她什么样的评价,詹经理说:“我不需要别人给我什么评价。我觉得我自己开心就行了,反正人生也很短,自己开心最重要。”
#往期人物志#
#倪嘉宁:脚步丈量世界,把爱化为行动
#陈杨钦:随心而行,迎风而飞,“选错了大不了再来”
#夏佩瑶:与所爱同行,用语言探索世界
#康欣羽:艺术女孩的公益漫步
#伍灏殷:“珍惜人生的每一次际遇”
#*威:“我们居住在闪电里,闪电处于永恒的心脏”
#胡思忆:因为信仰智慧且无差别的人类之爱
#周佳文:忠实于自己,追随于自己,不舍昼夜
#梁晓健:有锋芒的温柔与善良
#彭乐霄:什么是不寻常的路?
文案
倪嘉宁
编辑
茉莉、阿汪
封面设计
陈杨钦
插画处理
杨粤灵
封面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