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破40亿的票房巨无霸《复联4》,两部稍微有点卖相的国产片《九龙不败》《东北往事之二十年》纷纷认怂跳档。
不过,从4月29日上映首日起,有一部小国别低成本的外语片紧紧追随《复仇者联盟4》,逆流而上,一转眼,已经破了2亿。
此片的 卖点就是两个字:人性。
没错,就是这部
何以为家
Capernaum
和绝大多数中国影迷一样,口袋君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一部阿拉伯语为原声的黎巴嫩电影。
但在影院看完后,真的被结结实实地震撼到了!
也让口袋君意识到:
电影,实在是一种太有力量的媒介!
5星/90分。
或许,你会说:
我的生活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还要付钱去看这样一部以黎巴嫩赤贫儿童为视角的虐心电影。
但在安利《找到你》时,口袋君曾经这样写道:
有些电影诞生的初衷,就是将最坏的情况拍出来!让你经历一场噩梦,体会到真正的人性之恶。
出了电影院后,才会感知到:
要珍惜无比美好的现实生活。
事实上,《何以为家》完成制作后,黎巴嫩*府曾百般阻挠影片的上映,
最终影片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艰难公映后,引发西方世界的强烈反响,之后还获得了年奥斯卡 外语片的提名。
如今中国内地上映后,也引发对背后成因的激烈讨论
因为,这是一部:
01
揭开黎巴嫩伤疤的电影
有可能是受到高晓松的影响,口袋君也是“地缘*治论”的 拥趸。
一个国家的*治环境和命运,的确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周边邻国有很大关系。
从小,我们就在新闻中老是听到“巴以冲突”。
“巴”就是巴勒斯坦(注:不是巴基斯坦!)
“以”就是以色列。
两个国家的流血冲突,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牵涉面最广的重大纷争!
其背后既有历史根源,更牵涉到了宗教、文化、民族、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互相影响、激化,让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小可。
而小国黎巴嫩则成为了巴以冲突的 牺牲者之一。
从下面这张地图就能看出,
黎巴嫩南部正好接壤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争议地区。
曾经,黎巴嫩被誉为“中东小巴黎”,宜居的 。
在大部分被沙漠覆盖的中东地区,黎巴嫩却拥有长长的地中海海岸线,以及整个低洼阿拉伯半岛罕见的高山:黎巴嫩山脉。
在年以前,黎巴嫩可以说是中东最为西化,也是民生最为稳定的国家:
平衡的*治格局,优越的地理环境、多种族共存、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让其成为中东地区罕见的基督徒和穆斯林和谐共处的国家。
然而,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以色列占领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
几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当时移民*策较宽容,来者不拒,整个70年代,黎巴嫩已经有了40多万巴勒斯坦难民。
接下去发生的事情,
就是农夫与蛇/引狼入室的故事。
首先,这些难民很多都是带着*事武装过来的。
其次,伊斯兰教义规定不允许堕胎。医院打胎,这位妇女会被枪毙。
再加上阿拉伯男人性欲强天下闻名,导致巴勒斯坦难民女人生育率极高,平均4个打底,10个也不过分。
久而久之,整个黎巴嫩的人口结构都改变了。
最终导致战争不断爆发:
一方面,
巴勒斯坦武装难民,以黎巴嫩南部为根据地,反攻以色列占领的地区,强悍的以色列人自然要回击,最终殃及整个黎巴嫩。
另一方面,
年,激进的黎巴嫩基督教*派为了报复,想要赶走穆斯林难民,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全面开火。
这场内战打了整整16年,彻底将黎巴嫩这个“中东小巴黎”的经济和民生给毁了。
近年来,黎巴嫩依旧与周边的中东火药桶国家发生冲突,战乱不断。
只要有战争发生,最遭殃的肯定是老百姓。
大量贫民尽管吃不饱穿不暖,却依旧喜欢生育,导致这些贫民窟的小孩长期缺乏大人的关怀,更别提教育识字了。
整部《何以为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将视角对准了这些赤贫难民中的儿童,探讨了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
02
没有大人的照料儿童会异化成什么样
影片一开场就是城市航拍大全景,破败的战乱城市,没有任何色彩。
一位12岁左右的男孩扎因,作为少年犯被带上了法庭,瘦小干枯的他,却说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台词:
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句震撼无比的台词也被直接印上了中国版海报
他为什么会变成少年犯,又为什么要起诉父母?
导演一开场就设下了悬念。
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父母,失去了养家的动力,“顶梁柱”父亲居然天天就躺在家中的破床上,自暴自弃。
不过,他们很擅长一件富人也不敢做的事:生娃。
口袋君目测下来,他们家至少生了9个孩子。
越穷越生,越深越穷。
接着,
本片喜欢用镜头语言来煽情的女导演,就向我们展示了令人发指的黎巴嫩难民生活细节。
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全程靠打骂!能说出各种恶*的诅咒。
作为家中的老二,扎因从没读过书,带着妹妹弟弟们上街卖甜菜汁。
他与妹妹萨哈的感情 ,连妹妹 次月经,也是扎因发现,然后带着她去厕所换内衣。
父母除了将孩子生下来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管。
很明显,
在黎巴嫩底层贫民看来,生育不是因为爱和责任,而更像一种生存方式。
生男孩,就是免费劳动力。就算进了监狱,也能赚钱。
生女孩,除了可以干活,
等到十一二岁月经初潮来之后,就能将她嫁人,换取彩礼。
没错,他们对卖女儿这件事非常心安理得,还不知廉耻地粉饰这样的行为:帮女儿找个好人家,不用再跟我们吃苦。
一天回家,扎因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1岁的妹妹打扮地花枝招展地坐在家里,迎接陌生男人。
绝望的眼神令人心疼。
果然,这对不负责任的父母将妹妹卖了,扎因拼命反抗,又是一阵*打,妹妹还是被带走!
绝望的扎因愤然离家出走。
在流浪的过程中,扎因碰上了另一位可怜人:
单身母亲泰格斯,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非法劳工。
她有一个还需要喂奶??的小婴儿尤纳斯。
为了生存,她要打N份工。其中一份就是扫厕所。
一边打工,一边还将孩子偷偷放在边上,定时喂奶。
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凑够伪装身份证件的美元。
那个帮她办假证的人,老是怂恿她将孩子卖给他,这样美元就不用付了。
一个是四海为家的流浪儿童,另一个是战乱国的非法劳工,两个苦命人决定相依为命。
白天,泰克斯出去打工,扎因则在家徒四壁的贫民窟照顾小宝宝。
照顾过小婴儿的人都知道,你给Ta的照料和陪伴都是有去无回的。
长时间和小婴儿呆在一起,其实是很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
一方面,
始终在哄睡、喂奶、换尿片、洗澡的循环中度过!
另一方面,
还得想破脑袋逗他开心,时间一长,实在枯燥!
所以,现在用iPhone、iPad养娃情况特别严重。
的确能消耗大量百无聊赖的带娃时光,但对孩子本身发展特别不好。
但懂事的扎因,却开动脑筋,将一面镜子放到房梁上,反射隔壁家的动画片,然后自己加上配音逗小宝宝开心。
最残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非法劳工泰格斯被黎巴嫩移民局逮捕,关进监狱,失去了自由。
12岁的流浪小孩扎因,竟要一个人照顾1岁不到的小婴儿尤纳斯。
接下来简直是 炼狱的节奏!
为了给尤纳斯喝奶,扎因竟去抢其他孩子的母乳
1岁不到的婴儿竟然能给人递晾衣服的夹子。
为了去寻找泰格斯,扎因去抢其他孩子的滑板
然后粘上锅子,做成这样简陋的婴儿车。结果还是没找到。
女导演甚至还专门剪了一段极其虐心的蒙太奇。
一边是,被关监狱的尤纳斯,因为思念孩子,胸部溢出奶水。
另一边是,小婴儿失去妈妈,没有母乳喝的啼哭!
实打实地控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情绪崩溃的扎因,曾想过把尤纳斯抛弃在路边,将他像狗一样拴在路边后,在远处观察
他发现经过的路人,将可怜的小婴儿视作空气一样,没有一个人上前关心。
的确,在战乱不断的黎巴嫩,尊严、人权、人道主义关怀都已经泯灭,人性极度扭曲。
唯有扎因这样的被抛弃的流浪小孩,才有无比纯真的恻隐之心,敢于接下照顾小婴儿的责任。
发生的事更虐更扎心,这里口袋君就不剧透了。
总之,《何以为家》充分展示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 层:生理需求(水、食物、睡眠等)受到全面压制后,力量最为弱小的儿童会异化成什么样。
实在让人感叹,
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赤贫到 的角落,中东难民的生活细节令人唏嘘不已!
的确,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爱和幸福,的确是不要再生了。
如今,阿拉伯人用子宫占领欧洲的想法是极度危险的!
随着《何以为家》内地冲击3亿,越来越多的观众在问这个问题
03
影片票房再高有什么用
如何才能拯救这样的小孩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因为这部电影,有一个人的命运就此改变了:
那就是影片的男一号小演员,他的真名也叫扎因。
年出生在叙利亚,后来因为战乱以难民身份在黎巴嫩首都住了8年,不过扎因的父母对他很照顾。
拍摄《何以为家》期间,他12岁,也不识字。
影片上映后,扎因的演技获得广泛认可,最终挪威*府决定接纳他全家。
如今15岁的扎因,正在当地的学校接受教育。
截至目前,《何以为家》已经收获了万美元的全球票房!
回到刚才的那个问题:
影片票房再高有什么用,如何才能拯救这样的小孩?
口袋君答案是:
没用。
就算影片破30亿美元票房,片方将分成全部捐出去,也拯救不了可怜的黎巴嫩小孩。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救急不救穷。
几十年来,全世界以慈善之名给非洲捐了几千亿美金和几千吨粮食,但还是照样贫穷落后。
因为,这些粮食会被当地有权势的人中饱私囊,吃不完的粮食以极低的价格被投入市场,直接导致原本坚持劳作的非洲农民卖不出好价钱,这些坚持耕种的人也放弃了劳作。
,所有人都坐吃山空。
因此,
慈善捐款捐粮,是典型的嗟来之食,只能救急,无法根治贫穷。
一言以蔽之,
无论是黎巴嫩的难民,还是非洲的贫民,最需要的其实是:工作机会。
只有创造价值,让人与人互相服务起来,在自己的行业中深耕细作,换取的货币才能真正振兴当地的经济水平,提升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
最近,口袋君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中年的意义》
作者是一位英国生物学家。
他发现:
整个生物世界,除了人类,似乎其他生物都没有“中年”的概念。
一般动物就3种形态:
1)幼年:从出生到成长期。
2)成年: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殖能力
3)老年:丧失生殖能力期直到死亡。
另外,他还发现:
动物似乎也没有童年。
海豚一出生就会游泳,马一出生就会走路。
唯有人类一出生的 年,几乎什么都不会,需要有人悉心照料。
而真正具有自理能力,那更是需要长达10年以上的训练。
为什么?
因为人类需要培育一颗耗能巨大,但极为聪明的大脑。
因此,孩子长长的童年和青少年,恰好对应长辈长长的青年和中年。
从生物学上而言,中年的意义其实就两点:
1)提供食物
2)教授知识
随着农业自动化和畜牧业的大发展,最近20年起,食物不再稀缺。
而人类过去几千年都是处于缺乏食物的状态,直接导致:
减肥成为了全球流行话题。
胖死的人,远远多于饿死的。
因此,
对如今的中年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承。
将自己几十年来学到的技能、知识、信息传递给孩子,延续生命和文化。
实话实说,
黎巴嫩可怜孩子的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们普通中国人实在爱莫能助。
看完《何以为家》后,口袋君 的感想,其实是对当今中国人养娃的反思,结合3年老父亲的实际经验,口袋君想到了五点启示和建议:
1.父母要和孩子有肢体接触。
拥抱牵手亲吻(头发),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
2.不要打骂孩子。
暴力和情绪虽能快速解决问题,但后患无穷。可以执行正面管教的策略:温柔而坚定。
3.工作日的晚上,放下手机。抽出1-2个小时无干扰陪伴。
与孩子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睡前阅读、玩拼图,想尽一切方法,一起玩现实中的实物。实在想不出新花样,无聊地陪着娃,也挺好。
4.周末,不要都排上学。逛公园、逛游乐场、逛商店必须要有。
娃能够感受到父母真的在想尽办法带Ta玩, 能够树立你在孩子心中的伟岸形象。
5.忙碌爸爸也能成为好爸爸。
定期给老婆放个假,自己尝试一个人带娃。
“我只负责往家里拿钱,孩子的事我老婆或者老人管”,这是身为一个父亲所能说出最业余的话。
西方有一句很有名的谚语“如果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支持,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关系”
养育孩子的 策略一定是轮番上阵。
特别是有女儿的。
根据权威期刊研究:父亲会直接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观。缺少陪伴、行为不端都会让女儿对异性的期待值更低,更容易陷入短暂的恋爱关系甚至选择一辈子单身。
以上这些启示,或许就是《何以为家》在中国大卖的最重要意义。
因为口袋君始终坚信:电影,不仅仅是电影。
口袋电影口袋君
给口袋君加个鸡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5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