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读碎看碎思碎念
吴营洲
“人性的恶”
在《古拉格——一部历史》一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有个看守,让一囚犯把块木板从远处拿回去。
那个囚犯说:“我不能拿。若拿就走出了警戒线。”
看守说:“没事儿,是我让你拿的!难道你不服从命令吗?”
于是,那个囚犯便去拿。
然而他刚刚弯下腰,便听到一声枪响,他则应声倒地……
这枪自然是看守开的!
怎么会这样?
据说有规定:枪毙一个越过警戒线的囚犯,就可受到嘉奖,就会获得休假!
为此,那个囚犯便失了性命!
然而此时我想问的是:
是谁制定了这个“规定”?
又是谁对这个“规定”的执行不行监管!
是谁在容忍看守们的恶行?
是这个看守本身就“恶”?还是该“规定”激发出了“人性的恶”?
不得而知!
“天下 禁书”
据说,“天下 禁书”是商鞅的《商君书》!
为何被“禁”,是书中所说的都是见不得人的“治国之术”!
所谓的“治国之术”,其实就是“驭民之术”!
据说,书中的“驭民之术”,计有五种之多: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网上有解释:
壹民:统一思想,垄断意识形态,实施愚民*策。
弱民: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使之疲于奔命,不得消停,然后换来统治者的安稳;不停地征战,不停地徭役,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辱民:使之匍匐于生计,毫无自尊自信,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在恐惧的氛围中。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粮余财,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只得依赖国家分给,否则便会饿死。
五者若不灵,杀之。
近日我又在网上听了秦晖关于这本书的解读,听得心惊肉跳!
难怪被“禁”!
不“禁”天理不容!
然而,“禁”的只是举国民众,却不“禁”统治者!
相反,历代统治者都将其视若治国秘笈、案头必备!
然而此时我想说的是:
这本书固然“坏”,写这本书的商鞅固然“坏”!可是那些最有权势的人,何以会遵照该书行事呢?
那些最有权势的人,为什么不遵奉老子的“无为而治”,为什么不遵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时寒冰的眼泪
看到了时寒冰的一段视频。是关于少儿疫苗的访谈节目。然而,时寒冰未语先哽咽,继而是泪流满面!
随后他断断续续地说道:
“说起来挺悲哀的。一个国家,不能让孩子有个安全的环境,从奶粉到疫苗。如果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民族的未来,他们都没有希望,那么希望的种子来自哪里?就是因为经历了太多,当我们对这些事情慢慢麻木的时候,就在麻木当中,阳光的东西离孩子的成长环境越来越远。他们长大以后,如何阳光的去生活阳光的面对这一切呢?我们每个人都有孩子,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有很快乐的童年,现在的孩子没有,甚至连一个安全的童年都没有……”
我知道时寒冰,他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他的文章写得很好。各类文章写得都很好。印象尤深的是他早年写的具有杂文味道的“小村系列”。他笔下的“小村”,有村长,有村民,有羊有牛。他写村长如何专制独裁,如何贪污腐败,如何鱼肉百姓等,如何投机钻营等。他写村民如何逆来顺受,如何牢骚满腹等。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看就知道一个小村,就是整个社会。
他的博客人气很旺。
他的古琴弹得很好。
陈丹青的粗话
看过陈丹青的一些视频,其中印象较深的,是他的那些随口而出的粗话!
感觉是他的那些粗话,是从他骨子里流出来的!
自然,而率真。
他无论面对谁,均是如此。或曰本色依旧。
致使采访他的年轻女性,无论是谁,都是面含羞赧,忍俊不禁。
印象里他曾说过,上海的粗话,那才叫一个好听,只是他没有机会说了,因为他没有遇到说的那个气氛,或没有遇到他的上海挚友。
然而,最近看到陈丹青一段视频,是谈“木心美术馆”的,从头至尾,他竟然一句粗话都没有说!
我很诧异!
这还是陈丹青吗?
他的一句粗话都没说,也很自然,看不出他是有意压抑自己!
有次我感觉到,他对木心的敬重。
这种骨子里的敬重,容不得有任何亵慢!
街头偶闻
那天的中午时分,我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在闹市的便道上,见两位农民工衣着的人迎面走来;与他俩虽是擦肩而过,却听到了他俩的几句对话——
一个说:“今儿中午,我要喝瓶啤酒,买份儿肉菜!”
另一个似是在打趣他:“你不活了?”
他说:“不活了!”
另一个又说:“你若 了,还不如先强奸个妇女呢!”
……
之后的话,我没听见!
之后的我,感觉思想就凌乱了;耳边总是响起这几句话,却不知该如何解读。
吴营洲文存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