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3月17日电连日来,西方一些媒体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报道充斥着种种令人瞠目的对比,充分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偏见,其“双标”做派令人侧目。“相比叙利亚难民,乌克兰难民因是基督徒和白人更值得被同情”“我们现在谈论的不是叙利亚人逃离战争,我们谈论的是长相与我们相近的欧洲人为了保命驾车离开(乌克兰)”……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媒体人发表的言论可谓口无遮拦。年9月23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城南的巴勒斯坦难民聚居区——耶尔穆克难民营,骑车人在废墟间骑行。新华社发(阿马尔·萨法尔贾拉尼摄)人类文明发展到21世纪,消除种族歧视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武装冲突和危机时却公然打破“禁忌”,把肤色、种族、宗教信仰作为评判标准,将乌克兰民众与中东、北非难民做比较,潜台词是前者比后者“更优质”,“更不应该”承受这一切。西方媒体搞“双标”的背后,是其居高临下的心态,自恃西方人高人一等。西方媒体搞“双标”,也体现了其固守“西方中心论”,以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比其他地区文明。“人人生而平等”“民主、自由、人权”……这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世界“布道”时常用的口号,颇有迷惑性。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却说一套做一套,搞种族偏见与双重标准的作法屡见不鲜。他们按肤色把苦难分级。在报道大规模灾难时,新闻界的一项基本规则是顾及受害者和悲痛者的感受。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布拉马·切拉尼指出,在一些西方媒体对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报道中,充斥着尸体的照片和在某个西方国家发生类似灾难后通常不会展示的其他画面。欧洲议会议员克莱尔·戴莉日前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质问:阿富汗人一定在想,到底为什么他们的人道主义危机如此不被重视,是因为他们的肤色吗?因为他们不是白人吗?年12月2日,一名男子在印度班加罗尔接受新冠检测。新华社发他们按地域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