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恒是巴勒斯坦南部的一个城市,坐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对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也是大卫出生和加冕为以色列国王的地方。在本书中借指宗教圣地。
上帝也不会料到,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传教士才是头号人物,而他只能充当配角。
有一个叫特丽的福音传教士经常出现在电视上,她总是奉劝大家通过找到耶稣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她向大家推荐了一套“致富行动资料”,保证大家在走近耶稣的同时也能让银行存款的数目变大,这使她的追随者欣喜不已。可惜,特丽教士自己很快就宣布破产,并停止了传教活动。
帕特.罗伯逊教士比特丽教士要低调一些,但感召力却大得多。他是热门节目《俱乐部》得主持人,具有冷静的脱口秀主持人的魅力。该节目主要采访播出那些处于绝望边缘的人们是如何看完《俱乐部》重获新生的。每期节目的最后一句话都是:“精彩节目不嫌多……明天同一时间,《俱乐部》再见。”
作者波兹曼说,当时美国的宗教组织拥有并管理着35家电视台,每家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宗教节目。很多的电视传教士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的见解往往狭隘偏执,根本无法和早期的福音传教士相比。除了个人学识素质上的差异,电视这种媒介的选择也是导致宗教成为娱乐的原因之一。
稍作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用某种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用另一种形式丝毫不损害意义表达出来的。就好比一首译诗,其中一定有什么东西已经丧失了,尤其是赋予诗歌美感的那些东西。甚至可以说,通过翻译,它已经成了另外一首诗。
由教堂面对面传教改为电视传教,这种传递方式的改变使宗教的原意和宗教经验的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宗教的反省和超脱是不适合电视屏幕的。在镶嵌着美丽彩色玻璃的教堂里,教徒们可以听到萦绕人心的曲调,看到华美的长袍、披肩和帽子,可以享受圣饼和美酒,可以聆听古老语言神秘的节奏。这些都是宗教本身历史和教义的组成部分,教徒们也会表现出恰如其分的敬畏。然而在电视上,人们看到的是鲜花、喷泉和布景,甚至是聒噪的欢呼和呐喊,通过娱乐,人们获得的不是神性,而是和神渐行渐远。
很多电视传教士对电视传教的弊端心知肚明,但是由于电视提供了大量的观众,使他们心生傲慢而无暇他顾了。甚至很多传教士为了使节目更有吸引力,非常愿意和世俗的节目齐头并进。此外,宗教节目还请了很多俊男靓女和明星名人捧场,目的只有一个——吸引观众。也许你会担心这些电视节目高额制作成本的问题,那你就多虑了。因为这些宗教节目得到的赞助高达上百万美元,电子教堂的收入每年超过5亿美元。
“电视使宗教堕落。”在电视上,上帝只是一个身份不明的次要角色。电视的最大长处是让具体的形象深入人心。富尔顿.希恩主教在电视上那令人敬畏的斗篷、庄严的语调、具有穿透力的目光,都像极了上帝。于是恍惚中,人们把对上帝的崇拜错献给了希恩主教。
归根到底,不管人们对电视宗教有多少批评和忧虑,有一个事实不容置疑:电视的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它是大众文化需求的产物。宗教运用电视资源后,受欢迎程度日渐攀升,与此同时,更多的宗教理念也变成了疯狂而琐屑的表演。所以,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下章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