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荒谬到了极点!
在米莱的视角中,尽管巴勒斯坦和黎巴嫩饱受战争的摧残,以色列却依旧坚守着自由与民主的阵地,成为中东地区唯一一个仍在捍卫这些价值观的国家。
米莱步入政坛后的表现,难道就比联合国的批评更出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将首次访问定在以色列,似乎显得格外不寻常。
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的争议演讲,证明了他那注定精彩的四年任期,自12月10日宣誓就职以来。
米莱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对欧洲当前危险局势的担忧,他批评西方领导人正逐渐向集体主义低头,同时对女权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尽管他的言论引发了争议,但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争议。
在竞选期间,米莱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深厚友谊表达了强烈的赞赏,将两国关系定义为“天然的主要盟友和最亲密的伙伴”。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米莱一直坚定地谴责哈马斯,同时毫不掩饰他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和绝对忠诚。
2月6日,米莱的投诚意图昭然若揭,他顺利访问并安全抵达,这让内塔尼亚胡喜形于色。米莱计划将阿根廷驻以色列使馆迁至耶路撒冷,这一决定在归属权问题上引发了持续的争议。面对这样的支持,内塔尼亚胡自然无法拒绝。
尽管米莱来自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他却对犹太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赢得选举的一周后,他前往纽约参加一个会议。在镜头的严密注视下,他做出了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向已故的犹太社区领袖表示敬意,这一行为充满了强烈的对比感。
米莱并不满足于“阿根廷特朗普”的称号,他有着更大的野心,渴望在国内外塑造一个“另类右翼”的形象。他选择首次访问以色列,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便捷途径,而阿根廷的外交政策利益则成为了他个人政治抱负的牺牲品。
在意大利的访问之后,两国之间的紧密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目前也处于极右翼势力的掌控之下,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被推崇的“两国方案”也遭到了废除。
自年联合国宣布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治以来,阿根廷一直支持“两国方案”。然而,米莱却倾向于支持以色列,这种错误立场导致了阿根廷与巴西的关系变得冷淡。此外,米莱还错误地将哥伦比亚总统称为“恐怖主义凶手”,这一不当言论导致两国的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一名大使被驱逐出境,另一名大使被召回。
在国际舞台上,敌对情绪日益增长,这不仅源于某些人的自大,也与对以色列的不当支持有关。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米莱似乎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已多次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表示谴责。在18日的投票中,以压倒性多数票数,联合国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非法活动。
米莱采取了主动,坚决反对联合国大会仅对以色列进行批评,而对古巴、委内瑞拉等国的行为却选择性地忽视。他强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