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
以色列驻上海总领馆发文《在线研讨会邀请:如何打击网络反犹主义》,目前该文章已删除,删除是明智的,在一个没有“反犹主义”的国家研讨所谓的“打击网络反犹主义”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以色列坚持要这么做,个人强烈建议以色列在德国召开此类研讨会,连德国经济部长都公开承认“对德国反犹主义的规模感到恐惧”了,那还能有假?我个人坚决支持以色列给德国点颜色看看,忍着、惯着是不行的,绝不能让“反犹主义”在德国死灰复燃。
个人还希望以色列在研讨“如何打击网络反犹主义”之前,能先行反思并打击自己国内的“反阿主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反犹主义”,还是“反阿主义”都是人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如果以色列纵容自己国内的“反阿主义”,那就没有道理,更没有立场去打击德国的“反犹主义”。
另外,个人还想建议以色列能够对美国的“反犹主义”加强警惕。10月28日,美国警察在纽约逮捕了数百名支持巴勒斯坦的美国犹太人,而那些犹太人只不过说了“不要以我们的名义(入侵加沙)”而已。如此有针对性的逮捕犹太人,这是否说明美国的“反犹主义”已经到了令人作呕的地步?
请以色列务必相信,我个人绝不会和任何有“反犹主义”倾向的人做朋友,也希望以色列不要和任何有“反犹主义”倾向的国家做朋友,哪怕这个国家是美国。让我们一起大声对“反犹主义”说不!
那些美国犹太人虽然被美国警察逮捕了,但在我看来,他们所说的“NOTINOURNAME(不要以我们的名义)”是对的。一码归一码,以色列归以色列,犹太人归犹太人,我们不能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所犯的暴行强加到所有犹太人身上,更不能让所有犹太人为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买单。
在这里,我希望以色列能够倾听国际社会关于“停火”的呼声,中国有句古话叫“冤冤相报何时了”,像现在这样对加沙的狂轰滥炸只会加深加沙人对以色列的仇恨。特别对那些家园毁于轰炸、亲人死于轰炸的加沙人来说,这样的仇恨是不死不休的,所以,对加沙的狂轰滥炸只能“泄愤”,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对和平没有任何好处。
为了长久的和平,个人真心希望以色列能够换位思考,只有换位思考,理解巴勒斯坦人的行为逻辑才能真正的化解仇恨。人性是相通的,没有人希望看到土地被侵占、亲人被杀害,以色列人不希望,巴勒斯坦人同样不希望。要知道,现在是21世纪,武力是没用的,像美国在19世纪灭绝印第安人那样的悲剧是没有机会重演的。
所以,如果以色列想要持久的和平,那首先就要把侵占的巴勒斯坦土地还给巴勒斯坦人,把自由还给巴勒斯坦人,让巴勒斯坦儿童能够像以色列儿童那样长大成人,而不是随时可能被当做“杂草”给“剪除”了。或许,这对以色列来说很难接受,但恕我直言,这是通往和平世界的唯一道路,就像辛德勒所说的那样,爱和宽恕才是正解。
另外,个人还想建议以色列千万不要滥用“反犹主义”的说法,如果支持巴勒斯坦就是“反犹”,那这个世界支持巴勒斯坦、同情巴勒斯坦人遭遇的至少数十亿,那大概率错的是以色列,而不是这个世界。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支持巴勒斯坦,只是出于本能的同情,并在同情巴勒斯坦人遭遇的基础上,反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无差别轰炸。所以,请以色列务必厘清这与“反犹主义”的本质区别,别人反对的是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而不是犹太人,如果强行将以色列与犹太人捆绑,让所有的犹太人为以色列的暴行买单,那才是最大的“反犹主义”。事实上,这也是行不通的,要不然为什么会有美国犹太人说“NOTINOURNAME”呢?
最后,希望以色列能够明白,中国人是顶善良的,我们同情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就像同情80年前的犹太人的遭遇一样。不怕你们笑话,我为《美丽人生》流过泪,为《辛德勒的名单》流为泪,但请注意,我们的泪水是出于对弱者悲惨遭遇的同情,我们不可能做到为强者对弱者的欺凌摇旗呐喊,80年前不可能,现在同样不可能。
如果以色列人和我们一样有宝贵的同情心,就一定能理解我们的行为逻辑,这不是我们独有的,而是人类善良的本能决定的。
愿世界和平,愿世界远离侵略与杀戮。阿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1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