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日常物品在当代摄影中的深层含义


我们的

  摄影中关于物的研究就好像是绘画中的风景与肖像,是非常古老而传统的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不仅仅想探讨静物摄影,让我更感兴趣的是思考“物”在不同的图像语境中出现的意义,无论是直接的呈现还是主观的改造,那些普通的日常物品是如何通过艺术家的观点与主线让我们对最熟知的事物产生新的理解与看法。

  摄影师们对现实中那些难以捉摸的真实细节始终有着高昂的热情。法国摄影师吉尔·索西耶(GillesSaussier)把镜头对准南亚孟加拉湾这片自然灾害频繁的贫困地区。不同于其他记者,他的照片中没有出现哭泣的面孔、倒塌的房屋与被破坏的公共设施,而是借用了一种近似于人类学调查的方式,从失去土地的农民那千疮百孔的上衣中捕捉到了在边缘状态生存人群的持续的伤痛。吉尔·索西耶的拍摄行为为报道性摄影打开了更具创造性的视野,也让我们从新的视角认识到如何利用图像传达事件的真实性。这就像是个视觉实验场,每一次面对新的主题都是一次重新创作的机会,当作者明确的观点(观念)与纪实摄影的主题相结合时,可以让我们更准确、更深入的体会被拍摄事件的复杂性。

  吉尔·索西耶,乌托邦,一个失去土地农民的背后,

  一件衣服在艺术家的眼睛里记录了时间也说出了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那么如何拍摄才能使常见的“食品”成为国际*治冲突的证明?

  法国艺术家让-吕克·穆列内(JeanLucMoulène)长期以劳动、生产作为创作主线来隐喻一些社会问题与*治冲突。《巴勒斯坦产品》是他从年到年前后拍摄的一系列超市里随处可见的食品与日用品:啤酒、橄榄油、西红柿酱、杏仁、饼干、奶酪、花瓶等等,但不同的是照片中的物品是由巴勒斯坦被侵略的加沙地带所制造的,所有产品都没有出口的权利,并且由于上面没有条形码所以不被国际市场所认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拍摄,他通过巴勒斯坦农业协助委员会、乐施会(Oxfam)以及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国际公民组织来寻找这些被施加禁令的巴勒斯坦产品。这组作品的视角并不新奇,作者以平实的观看再现了产品的面貌。让-吕克·穆列内使用摄影的方式将无法出口的巴勒斯坦产品以艺术品的方式突破了出口禁令,并且在产地以外的国家申诉着一个被压迫民族的尊严。这种表达手法似乎正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鲁兹(GillsDeleuze)年在法国国家声音与影像职业学院的讲座《什么是艺术创作?》中讲到的:“让我们思考一下是什么在抵抗死亡,只要去看一下公元前年的雕像……艺术创作是一次抵抗行为,所有的艺术作品未必都是抵抗行为的结果,然而在某些姿态与语境的对话里,它就是。”吉尔·德鲁兹对艺术的看法似乎阐释了《巴勒斯坦产品》在图像中作为艺术品存在的意义,它像是一种抵抗的声音带领观者面对这场*治冲突。

  左图:让-吕克·穆列内,西红柿罐头,;右图:让-吕克·穆列内,香烟状华夫饼干,

  不同于法国摄影师让-吕克·穆列内(JeanLucMoulène),生活和工作在英国的摄影师组合亚当·布鲁姆博格奥利费?切纳林(AdamBroombergetOliverChanarin)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巴以冲突并对如何用图像再现战争做出了思考。他们认为战争的方式已经改变,记录者们也应该有相对应的方法使战争题材的摄影更具有反省意义。那么如何做才能走出每天打开报纸之后所重复的图像套路?这两位青年摄影师选择在事件发生之后来到现场,用摄影对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面对一个 式爆炸的主题,他们没有把目光专注在遍地鲜血的现场,而是以静物的方式拍摄了巴勒斯坦人将吉他、啤酒罐、鸟笼、灭火器等日常物品改装的炸弹。相对于流血的街道,这些看上去平常的物品更令人畏惧并引人深思。

  左图:亚当·布鲁姆博格奥利费·切纳林,海法区,;右图:亚当·布鲁姆博格奥利费·切纳林,耶路撒冷,

  日常物品在艺术家们各异的表现手法下不仅能产生对自然灾难、*治冲突以及战争的思考,还能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层出不穷的问题。马丁·帕尔(MartinParr)是最早观察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社会人群百态的摄影师,无论是在法国加莱海峡的大型超市中跨境抢购便宜货的英国人,还是正在大口撕咬垃圾食品的美国人,亦或是在希腊雅典卫城旅游合影的日本人,都在他的环形闪光灯下呈现出一种极度枯燥、无聊的状态。

  马丁·帕尔的目光从未离开过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对他来说,摄影师不一定非要出现在惊心动魄的战场才显得重要,他们一样有责任将身边最普通的生活环境记录下来。年,马丁·帕尔在英国的新布莱顿海港拍摄的《 的度假胜地》中,在海边度假的英国中产阶级人群惬意的躺在海边休息,似乎遍地的一次性垃圾对他们来说并不存在。这就是人们在消费意识的促使下对眼前被污染的环境处于一种完全无意识的状态。

  马丁帕尔从垃圾食品、旅游区的消费物品与人的关系中看到了当代人群中那种偏执的追求,而过分的色彩中则充斥着讽刺并且诙谐有趣、引人发笑,使照片阅读起来意味深长。

  马丁·帕尔, 的度假胜地,

  提起全球化进程中的非法移民问题,我们会马上想起打黑工、假护照、偷渡、跨国婚姻等敏感的字眼儿。但摄影师李典宇的视角中没有那些担惊受怕的面孔、戒备森严的国境线或者随时可能被大海吞噬的小船,他选择了进入非法移民的生活环境,从他们的生活用品和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着手来呈现这些非法移民的生存状态。李典宇于年在北英格兰拍摄了《秘密阴影》系列作品,照片中再现了非法移民使用的毛巾、拖鞋、枕巾、电视录像中播放的中文歌曲以及临时摆放在居住空间的中国地图。

  这些信息不仅提醒了观者,也时刻提醒着这群在异国失去身份的人是如何在极不稳定的状态里依然按照固有的生活习惯使用物品来营造一种失去的存在感。李典宇的照片里看不到移民的面孔,突出事物表象的描绘似乎在提示他们的存在是隐形的,这些物件既是他们的记忆,也成为了 证明他们活过的证据。

  左图:李典宇,秘密阴影,;右图:李典宇,秘密阴影,

  也有些艺术家不去探讨重大的话题,而是通过摄影将那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用巧妙的手法创造成具有深刻意义的图像,比如加布里埃·奥罗斯科(GabrielOrozco)就像是一位用日常物品变戏法的魔术师。年美国现代美术馆邀请他做回顾展,借用这次机会,加布里埃·奥罗斯科将思考的范围扩展到美术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中,从大众对美术馆的参观经验以及艺术品与展场的关系中提出问题。他将   观众只有到达展览现场之后透过窗户才能欣赏到艺术家的作品,这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艺术品观看经验的认识范畴,并让最普通不过的物品在对面的街道上描绘出一道橘红色的风景。这位墨西哥艺术家的作品通常能够为我们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带来一道醒目的光线,用最简单的方法在平凡的场景里不断创造着诗意般的深度。

  加布里埃·奥罗斯科,本垒打,

  在整个摄影艺术史中对于“物”的   本文所涉及到的案例虽然粗略,可我们从中能够看到,以日常物品为对象来表达观念的做法有着可寻的线索并随着时代的脚步将人与当代社会的各类重大议题紧密相连。希望我的梳理能够为当代摄影的某个方面带来思考,并为它的将来开创更加丰富多彩的实践与探索。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主办

  

  邮箱:

.   

  QQ微博:湖南图片网

  网址:   业务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lesitana.com/btdl/10112.html

蒙ICP备2023004182号-1

当前时间: